又是一年春來到,在人月四月天時節,80後一代人的記憶便是追着蝴蝶滿山跑。順帶挖點青蔥野菜回家嚐鮮,其中最特別的一種野菜卻是長在山坡沙地上的,且只有雨後才能出現,這種野菜叫地木耳。

地木耳可是兒時記憶中的一道美味可口的小菜,可以涼拌、炒菜或者作餡包包子,滑嫩爽口,別具一番滋味。這種地木耳學名“普通念珠藻”,屬於一種菌藻類植物,感覺和木耳、蘑菇有點類似,不過它是長在沙地上。

地木耳看起來比較像苔蘚,木綠色的一叢一叢的,吸飽水分後特別鮮嫩可愛,但是不少不理解的朋友認爲看起來很髒像青苔,其實地木耳非常乾淨,需要在乾淨的環境中才能生長的。

只是因爲生長在沙地上,如果採摘後食用,需要不斷反覆的淘洗乾淨纔行,因爲泥沙較多,如果不洗乾淨容易影響口感。地木耳幾乎在許多地區都存在,並不挑選地域,在河灘沙石地或荒坡野嶺中,一簇簇、一朵朵黑裏透綠的鮮地耳,有的從草根里長出來,有的軟軟鋪在地上,非常惹眼,雨後採摘不僅好喫而且還好玩。

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認識這種野菜了,因爲這種野菜生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絕大多數菜市場很難發現它的存在,現在的90後幾乎沒有多人認得這種野菜,反而還認爲其有毒。

其實地木耳營養非常豐富,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2%,並富含鈣、鐵、磷、鋅等多種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熱量很低,適合高血壓、減肥人士食用。倘若你在野外看到這種野菜,千萬不要浪費了,採摘回家用心淘洗後嚐嚐鮮吧!

一般農家菜,對地木耳喜歡用泡椒炒着喫,泡椒的酸爽滋味浸入到地木耳中,地木耳吸飽了泡椒的味道,融合其中,爽滑脆嫩超級美味。然後就這這道簡單的菜能幹兩大碗米飯。這是80後農村小孩的記憶,遙遠又那麼清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