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作爲中國古代第一個統一的國家,使得後人對這個國家,以及領導人都想進行深入瞭解。畢竟在最初的時候,秦國在戰亂紛飛的國家中並不是最強的,而那時的秦始皇本來是質子,在各方的努力下才在屈辱的環境中回國,隨後在其十三歲時登上了秦國的皇位。

那會的秦國基本都是由呂不韋掌權,可即便是這樣,並沒有消磨掉始皇帝的意志,反而一直在不斷成長,最終靠着自己的能力以及諸多名臣,這才逐漸掌握了秦國的一切,靠着衆多人的努力將秦國國力發展的空前強大,靠着絕對的實力統一了六國。

就此享受着萬人的朝奉,以及諸多美女的榻下侍奉,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卻沒有立下一位皇后,這到底是怎樣的原因呢?

要知道一個強大的國家,除了要有君主之外,還要有一人之下的皇后,畢竟這是每個國家的標配,以始皇帝當時的身份來說,沒有皇后這一職位的擔當者,是非常不符合禮法的,但始皇帝臨死前也沒有對這一事件作出解釋,使得後世的人們就開始根據一些蛛絲馬跡進行猜測。

其中最讓人想不到的,就是認爲始皇帝之所以沒有定皇后之人,是因爲其年輕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比自己大很多歲的巴寡婦。奈何巴寡婦很是貞潔,爲此作爲皇帝的他曾下令修建懷清檯,以此來對其的美德進行歌頌。正是因爲這一猜想,使得在現世的影視作品中,還曾引用播放。

當然,還有另一說法,是跟其母親趙姬有關。此女子身爲皇帝的女人,卻與呂不韋等人有染,等到後來當上皇太后時,更是與嫪毐這個假太監有勾結,使得始皇帝對女人不是很相信,這纔會漸漸淡忘立後這一事情。

最不靠譜的一種說法,是從其在趙國做質子時說起的。那會年少的始皇帝備受欺辱,在其身邊曾出現過一女子對其愛護有加,使得始皇帝年少的心留下了其的倩影,大概正是因爲這一女子的緣故,使得始皇帝在隨後的歲月裏,即使有後宮佳麗三千人,卻從來沒有真正的動過心,這纔會沒有去立後。

但不管其到底是什麼原因沒有立後,都改變不了其最終的功績,大概他也算是個被事業所耽誤的男人吧,不知大家對於此事,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