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操控着天下人的生死,不過爲了穩定政局,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帝王也不會隨意的濫殺無辜,畢竟皇帝雖然位高權重,卻也難以堵得住天下悠悠衆口,所以既要有威嚴、律例,也要有仁義之名。就像我們時常聽到過的“誅九族”的古代刑罰,真正遭殃的臣子寥寥無幾,不過明朝有一個臣子卻打破了這個記錄,被誅滅了“十族”!究竟他是犯下了何等十惡不赦的重罪才遭此劫難呢?

此人名爲方孝孺,本是浙江台州府人。他自幼在讀書方面就有着超於常人的聰慧,且又肯下功夫,當時不少讀書人都將其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相提並論,稱其爲“小韓愈”。古代官員的選拔都是自讀書人中挑選,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容易被朝廷重用,方孝孺在名聲大噪後就被當時的朱允炆親自下旨召到了皇城,讓其出任翰林學士,同時擔任講師爲朝廷培養人才。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是以皇長孫的身份登上皇位的,對此他的皇叔們充滿了不忿,尤其是燕王朱棣尤爲抵制。當朱允炆啓動削藩政策的時候,最終激化了兩者的矛盾,隨之發生了著名的“靖難之役”,兩年後朱棣上位成功。在此期間,一直支持朱允炆削藩平亂的方孝孺一直擔當着重要的文書一職,因他學問做得好,故所有討伐燕王的檄文與往來書信都是由他起草書寫的,兩人就此結下恩怨。

不過,方孝孺的才華學識實在是太好了,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重要的財富。先前他的所做所問都是爲了忠於先皇,所以朱棣並未計較,想着只要他能夠轉而臣服於自己,那麼不但可以繼續重用之,還可以讓其繼續爲朝廷效力。

爲此,他親自召見了方孝孺,怎料方孝孺只忙着爲故去的先主戴孝悲傷,根本不理會朱棣的拉攏。頓覺丟面子的朱棣氣憤道:難道你就不怕被我誅九族嗎?怎知對方比他還要硬氣,直接反駁道:就算誅我十族又如何?

就是因爲這一句賭氣的話,朱棣竟真的下令將其十族誅盡,就連他的學生都沒有放過,873條生命,活活被殺了七日。很多人都覺得朱棣太過殘暴,也有人覺得方孝孺太過固執死板,或許這就是古代文人多說的氣節吧。

其實古代統治者對於讀書人還是比較維護的,畢竟國家的強大與穩定還需要讀書人來輔佐,一旦得罪了讀書人,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不過在維護自己的皇權威嚴與讀書人之間,帝王首先還是在意自己的威嚴多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