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賈乃亮曾因帶着小甜馨參加綜藝節目圈粉無數,當被爆出兩人婚姻關係破裂時,網友們最心疼的還是小甜馨。近期,又爆出賈乃亮和李小璐疑似複合的消息,賈方回應:賈乃亮只是盡了做父親的責任,雖然兩人離婚,但賈乃亮依然是甜馨的父親,趕在劇組開工前,多陪陪甜馨,何錯之有?

都說父母離婚傷害最大的是孩子,但真相是,孩子受到傷害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爲父母離婚這件事,而是因爲父母離婚後不再關心自己、陪伴自己、教育自己,孩子覺得自己沒人要、沒人愛,纔會感到受傷。

看看經歷過父母離異的孩子們的真實感受:

@微微:我很小時父母就離婚了,那時候離婚率還不如現在這麼高,起因是我爸在外找了小三,然後兩人離婚。初中時,我媽到外地打工,組建了新家庭,我寄宿。我並沒有學壞,相反成績一直很好。

長大後我反思我能在那種環境下沒有學壞,很大的原因在於我媽雖然沒有在我身邊,但是我媽經常和我打電話,聊天,溝通,她沒有站在家長的角度來批判我的一些行爲,而是選擇理解,包括我初中早戀,她也沒有強烈反對,只是問了許多那個男生的情況,瞭解我們之間的進展。

與其說我們之間的關係是母女,倒不如說更像相互安慰的朋友。我媽說:“在找男人這方面,媽媽不擅長,所以不能教你什麼,但可以告訴你的是,女人自己一定要優秀,只有優秀了就不怕找不到好男人。”

就像這位網友敘述的,雖然自己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的陪伴讓他沒有感到孤單,最後成長得也很好。

有調查顯示,人們認爲“離異家庭的孩子會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結論是片面的,事實上,只要孩子始終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就算父母離異了,他們的生活幸福程度也不會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有太大偏差。

當然,並不是所有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是“安全”的,絲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網友@葉小偉說:我爸媽在我初中時離婚,沒心沒肺的我開心地覺得能領雙份壓歲錢,零花錢也可以雙倍,事實上我爸媽的確這麼做了,畢竟他們倆都很有錢。我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表面看起來每天嘻嘻哈哈,但晚上我回到親戚家時,就會變得小心翼翼,總覺得自己寄人籬下,不受歡迎。說不想爸爸媽媽是假的,可是能怎麼辦呢?總不能讓他們因爲我複合吧。我雖然是男生,但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變壞。

孩子都渴望自己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媽媽永遠是他最溫柔的靠山,可這兩座山一旦分離,孩子也只能自己接受,默默承受。

事實上,一對夫妻離婚後,想要顧及到兩個家庭的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給不到孩子應有的陪伴,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受到影響。

網友@林琪兒說:我離婚三年了,孩子歸男方。現在組建了新的家庭,生了一個兒子。剛離婚時,一週看一次兒子,後來有了新家庭,就較少過去看兒子了。我明顯感到兒子對我有了生疏,不愛和我視頻,也不愛和我說話,見了面更不愛搭理我。我的確對不住兒子,沒有做到母親的責任,現在在考慮要不要把兒子接到自己身邊,但又怕前夫家不同意。

離婚後如果父母還沒有再婚,心思都還會放在孩子身上,最怕的是父母離婚再婚相繼組建了新的家庭,並且又有了寶寶,這就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了。比起父母離婚,對孩子傷害更大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忽視。

所以,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時就選擇離婚,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身心發展,不管是否再婚,都應該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陪伴和關愛,否則,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