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到的這個菜可謂是見諸各大歷史名著最多的一種菜,最出名的當屬《西遊記》,在書中第八十六回:說到唐僧師徒在一個樵夫家裏喫飯時場景,其中就提到“爛煮馬藍(蘭)頭,白汋狗腳跡。”文中提到的馬蘭頭在南方民間叫雞兒腸,四川叫泥鰍串,還有竹節草、馬蘭菊、紫菊、紅梗菜、魚鰍串、馬蘭青、路邊菊等俗名。清人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中稱馬蘭“蔬中佳品,諸病可餐”,明人趙楷著的《百草鏡》也說:“馬蘭氣香,可作蔬。”因其頭莖嫩葉肥,味道清香可口,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是江、浙、滬一帶居民普遍食用的野生蔬菜。

馬蘭頭葉疏齒或羽裂,葉脈通常離基3出,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開淡紫色小花,野生多見於溝邊路旁、潮溼窪地,菊科植物,莖直立,有青梗與紅梗兩類。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稱馬蘭頭。

馬蘭頭,對光照要求不嚴,在32℃高溫下能正常生長,在-10℃ 以下能安全越冬,當地溫回升到10~12℃,氣溫在10~15℃時,嫩葉嫩莖就開始迅速生長。種子發芽溫度在20℃左右,嫩葉嫩莖的採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

而從古人的詩詞文章中,馬蘭卻有着不好的名聲,西東方朔爲屈原抱不平,作《七諫·怨世》詩,其中寫到“梟鴞既以成羣兮,玄鶴弭翼而屏移。蓬艾親人御於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把蓬蒿、艾草、馬蘭都喻爲小人。唐代陳藏器在其著作《本草拾遺》中寫道“馬蘭生澤旁,楚辭以惡草喻惡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爲其正名,寫道,“馬蘭,湖澤卑溼處甚多,二月生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狀,似澤蘭,但不香爾。南人多采曬乾爲蔬及饅餡。入夏高二三尺,開紫花,花罷有細子。楚辭無馬蘭之名,陳氏指爲惡草,何據?”  

但馬蘭頭作爲與薺菜齊名的野菜,以適應性廣、抗寒耐熱力強,在大江南北均能見到其身影,更是城鄉居民當下熟悉愛喫的野菜,更因其好管理、產量高、經濟效益高,近幾年更是成了菜農種植的大宗蔬菜,在稀罕時能賣到十幾塊一斤。

下面介紹馬蘭頭種植方法 馬蘭頭栽培技術。

播種與分根繁殖。播種前施入適量的有機肥作基肥,在立春後播種,採用撒播,種子應撒播均勻,不宜過密。生產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整地並築成深溝高畦,畦寬130~150公分,在畦面上橫開淺溝,溝距20~30公分,溝深15公分左右。入冬前,挖掘馬蘭頭根,將根切小段平鋪在溝底,覆土後稍踏實,澆透水,5~7天即可成活。

田間管理。基肥,每畝施有機肥25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若採用播種方式,播後15天左右出苗,其間如遇乾旱,須經常噴水,保持畦面溼潤,直至出苗。分根繁殖的,視土壤墒情,及時澆水、追肥。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宜在採收前1周進行,之後每採收1次,追肥1次。施肥量不宜過大,以速效氮肥爲主,配施磷、鉀肥。

採收。馬蘭頭在出苗後30~40天即可採摘幼苗,馬蘭頭植株幼嫩,採收時要摘大留小。成叢生長的可用刀割,留茬3~5公分;如有新芽長出,即留3~4片葉摘尖。如採用大棚栽培,馬蘭頭生長迅速,每年可採收4~6次,每次每畝可採收500~600公斤。

而說到如何食用馬蘭頭,我們先來看看兩位古人中的頂級喫家。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寫道:“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汪曾祺描寫其祖母做馬蘭頭的場景,“每於夏天摘肥嫩的馬蘭頭晾乾,過年時作餡包包子。她是喫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喫。我有時從她的盤子裏拿一個,蘸了香油喫,挺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