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又聞艾香

文/張玉武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走在街上,紅彤彤的大的小的葫蘆隨風飄搖,吆喝聲此起彼伏,形成一道特殊的街景。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過的。老家的人們習慣稱端午節爲五月單五,現在想來很有道理。端午節是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日,那時家家都要燜一鍋黃米粥,有條件的往裏放幾顆棗,沒有棗的,也要往鍋裏放幾粒家杏核,以增加色澤。記得母親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天早早就將黃米泡在冷水裏,我不解其意問母親爲啥這麼早泡米,母親回答說增加黃米的黏性,燜出來好喫。

端午節的早晨,我和哥哥弟弟起得特別早,生怕寄存在南溝那一片長勢良好的艾蒿讓別人拔去。當我們急匆匆趕往那裏一看,早有人在那兒拔上了,我們哥三個當仁不讓與他們瘋搶起來,姓石的玩伴比我們手快,我眼見搶不過他,與他撕打起來,他把我胳膊扭傷了。那次鬧得動靜很大,驚動了大隊書記,大隊書記向來看不慣石家大人孩子蠻橫不講理的作風,狠狠批評了他們,也算給我們出了氣。現在想來,艾蒿在家鄉溝溝坎坎多的是,何必在一塊地爭奪艾蒿大打出手,傷了和氣,少年真是爭強好勝呵。

採回來的艾蒿都要趕在太陽未升之前戴在耳朵上,還要將它們放在門框上,據說那樣可以避邪,一年不受鬼怪侵擾。

母親總將鮮艾洗盡放進鍋裏,我們喫着帶着艾香的黃米粥,別有一番風味,至今想起來,味蕾還殘存那一縷艾香的味道。

一晃兒,我已不再年輕,母親三週年都過了,回想少年那一段時光,真是美好,不光家鄉的環境好,居住的人也多,不像現在大部分搬往外地,村子靜得少有人語,給人一種悲涼失落感,好在振興鄉村的號角已經吹響,寂寥的村莊會再一次熱鬧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