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元帥的這首詩很好地描繪了他們那個年代特有的那份精神,視死如歸的沖天豪氣,壯志未酬的革命情懷,一心爲民的高尚品質。王一平同志的墓碑後正是刻着陳毅元帥的這首詩,這首詩也恰恰反映了王老一心爲民,一生爲黨,不圖名利的高尚品格,他的所作所爲值得每一位黨員去學習。

王一平先生的生平?

1938年至1945年,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中隊指導員、3團黨總支部書記、4團政治處主任,山東縱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支隊(旅)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第4支隊政治委員......

1945年至1949年,任山東軍區第4師政治委員,魯中軍區前方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1949年至195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6軍政治委員、第22軍政治委員,第8兵團政治部主任。

1952年轉業到上海;1977年1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

1949年,他參與上海解放!

王一平(右二)

1949年4月,根據上級部署,原屬第八兵團的第二十六軍改歸第十兵團指揮,與第九兵團一起擔負起解放大上海的重要使命。

如何既能殲滅防守之敵,又能完整地保全上海,做到“瓷器店裏捉老鼠”?

王一平同志向部隊逐級傳達上級的指示和前委的作戰部署,要求嚴格遵守入城紀律,認真學習城市常識,做好解放上海的各項準備,特別是政策準備。

5月12日解放上海的戰鬥正式打響,王一平所在的第二十六軍從西北方向沿崑山、太倉、嘉定、寶山一線挺進,面對敵人憑藉鋼筋水泥碉堡負隅頑抗、部隊傷亡較大的局面。

王一平同志與第二十六軍軍長張仁初等一起召開戰術研究會和思想彙報會,剖析敵情,運用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大膽插入、分割包圍,小羣動作,獨膽作戰等戰術,殲敵4萬餘人,繳獲火炮近百門、裝甲車和汽車近200輛,爲把上海完整地交給人民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解放後,第二十六軍擔負起北站、虹口、閘北、楊樹浦、江灣、大場等地的警備任務。王一平同志再次向部隊強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提出“秋毫無犯,原封不動”的保證,而且訂立了遵紀公約等具體措施,展示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嚴明的紀律,給了上海市民一個“見面禮”,贏得了上海人民的歡迎。

廉潔奉公,一心爲黨!

1952年黨內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的“三反”運動中,全國各地掀起多打“老虎”的運動高潮。王一平同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人爲把“打虎”運動擴大化,這一判斷在後期中央的政策調整中得到了印證。

1955年,全國開始了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鬥爭,時任宣傳部長的彭柏山,因與胡風上世紀30年代相識並有書信往來,有關領導執意逮捕他。

時任組織部長的王一平,懷着對工作、對同志極端負責的態度,認真查閱了相關歷史資料後,不同意將彭柏山定爲反革命分子,雖然他的努力沒有改變彭柏山被逮捕和迫害的命運。

但後來,彭柏山冤案徹底平反昭雪,再次證明王一平同志的立場和判斷是正確的。

對家人和子女要求特別嚴格!

王一平和子女們

根據王一平同志祕書丁水木同志講:一平同志對自己、對家屬和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嚴格,是一位真正符合陳雲同志提出的“不唯書、不唯上、要唯實”的優秀共產黨人。

在“文革”幹校勞動期間,王一平住牛棚、乾重活,埋頭苦幹、喫苦在前,挑擔、划船樣樣行。他沒有因爲受到打擊放棄原則和信仰,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

同時,他還從小處着眼,對自己和家屬更爲嚴格。

比如對自己,因上海天氣炎熱,行政處同志要爲市委領導臥房裝空調,他堅持不裝等。

比如對妻子,1947年,他的妻子張梅秀懷有身孕,當時他們夫妻兩人都在軍中,而按照規定,只有傷員才能夠騎馬。

王一平並沒有因爲此事而憑藉自己較高的職位爲自己的妻子謀求一份舒適,而是堅持原則,不允許妻子騎馬。

其實,不僅僅是對於妻子,王一平對於自己的孩子也一樣如此。他的兒女都因爲父親的原因沒有一人任一官一職,都是工人:

他的大兒子最一開始在部隊中後到退役年限去普通工廠任職。大兒子一直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完成任務。當時廠裏規定,優秀的人會被推薦到參加幹部培訓班。

但是,王一平一聽覺得還是有走自己關係的嫌疑,他和大兒子寫信說道,讓他在工廠好好努力,爭取拿到先進工人。

大兒子知道父親是爲了避嫌,聽從了父親的話,直到退休都仍然是一名工人。

他的二女兒,在退伍後轉就業到地方,想要在退伍後到上海去照顧父母。

可是王一平覺得,如果女兒到上海來了,別人會不會說她走了關係。因此,王一平不允許女兒轉到上海工作,讓她留在南京,這一留就是結婚生子,退休養老。

......

可以說,王一平這一輩子,最怕家裏人利用他的影響,沾他的光。有人感慨,改革開放初期,人脈很重要,如果別人家有這樣一位父親,子女成就一番事業很容易。

但王一平家沒有,他們家一沒有人從政,二沒有人經商,包括配偶都沒有一個經商當官的。

他的子女不僅沒沾父親的光,還常常因此受到“傷害”。但子女們對此毫無怨言,現在子女們都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退休,更加理解這是父親的愛護,更加懂得平平淡淡纔是真。

王一平(右一)

總結:王一平先生的一生,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一心爲民、一生爲黨,這是最珍貴、最鮮活的教材,他們不僅包含着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還蘊含着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崇高品格。走近他們,學習他們,弘揚他們,我們或許能夠感到一份敬畏、能夠感悟一種心情,這纔是我們最爲真實的模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