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第二次公演舞臺在萬衆矚目之中終於播出,公演排名也新鮮出爐,觀衆們對這期節目的反響熱烈,討論熱情高漲,其中話題度最高就是張雨綺、王麗坤和李斯丹妮合作表演的《管他什麼音樂》。憑藉着精彩的表演,三人突出重圍,奪得了公演第一名。

在舞臺和投票公佈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張雨綺組,因爲除了李斯丹妮,其他兩人的舞臺實力都比不過別人。然而,張雨綺的逆襲決心非常大,作爲隊長,她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直接溝通、迅速改正,最重要的是她一直在鼓勵自己和隊友。慢慢地,三人徹底放開,也越來越有自信,對RAP也開始享受其中。

當時,這一節播出的時候,網友的評價是:一個真敢誇,一個真敢信。其實,生活中就是要多一些"敢跨敢信"的時刻,這其中包含了一個心理學概念——配得感。這是每個人內心變得豐盈的祕訣——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慾望和渴求,然後相信自己值得!

這也給了廣大家長啓示:配得感十分重要,它是孩子通往幸福、享受生活的推動力,家長應當幫助孩子建立篤定的配得感,讓孩子以一個積極、自信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路。

一、 "配得感"的教育重要性:通往幸福的奠基石

被"瘋狂誇獎"之後,原本非常擔心自己RAP實力的王麗坤開始放鬆,而且在張雨綺和李斯丹妮的鼓勵下也變得越來越開心。此過程中,是"配得感"在起作用,隊友不斷告訴王麗坤"你一定行的!""你唱的越來越好了!",這也是最後她舞臺魅力直線上升的心理基礎。

而張雨綺更是對別人的誇獎"照單全收",並且顯得非常自信,儘管是面對着"殘酷的事實",她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自信之中。張雨綺就是典型的"配得感"非常高的人。

很多人會說:"夸人不就是彩虹屁嗎?",聽起來滿滿的套路,真的可以幫助人嗎?此前,微信還有一個"誇誇羣"的潮流趨勢,裏面彩虹屁不斷,黑的能誇成白的。雖然其中邏輯經不得細細分析,但是聽完之後還是有種暖流從心底而過。

實際上,這樣的"彩虹屁"就是從"配得感"延伸而來的,雖然只是簡單的隻言片語,但是被誇的人總能在其中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支持,而且在這種情感支持下,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優勢,更有動力和信心創造自己的價值。這就是"配得感"最大的目標。

1、"配得感"低的孩子心中難以獲得安全感

"配得感"低的孩子自我價值感也很低,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外面,都會時時刻刻釋放着不安全感的氣息,以致於孩子失去安全感,變得自卑。

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門用作解釋的概念,叫作"冒牌者綜合症"。這個概念一開始有外國的心理學家提出,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有許多能幹的女性雖然成績斐然,但是卻難以獲得安全感,總結出的原因是她們把自己的成功成就歸結於與自己才能和實力無關的因素,比如運氣、外貌、家庭背景或者是他人的想法。所以她們擔心自己這個"冒牌貨"會被揭穿,所以常常感到擔憂、焦慮、害怕失敗、害怕無法保持過去的成功。

在往後的研究中,發現不僅僅是女性,男性有同樣經常體驗到這樣的心理。

2、"配得感"低的孩子難以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配得感"低的孩子總是非常在乎他人的評價,總想着顯示出自己的聰明能幹。既想在他人出得到認可,有害怕得不到肯定,所以他們的內心和情感都十分脆弱。這樣敏感的內心很容易會遮蔽孩子的眼睛,使得孩子很難懂得如何正確地評價自己、看待外界,自我意識的發展和成熟就會受阻。

當孩子的價值感都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時,那麼他整個自信心就會很容易崩塌。最後導致孩子會變得隨波追流、人云亦云,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總要通過外界的評價來判斷自身的優劣好壞,甚至是無條件地索取愛或是取悅他們。

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沒有提供充足的愛和認可,那麼孩子就很難建立"配得感",這種配得感缺失也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之後。

二、 有一種心魔叫"我不配",幫助孩子建立篤定的"配得感"

1、多鼓勵孩子,促使孩子進行"自我確認"

家長應該多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正面的支持和幫助,避免孩子沉浸悲傷的時候找不到出路和溫暖。而且,家長還可以教育孩子經常重複的說:我是值得的,我是配得起XXX,我值得擁有大量的,我值得擁有美好的情感,我值得擁有完美的健康……

總而言之,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應當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孩子獲得正面、積極的反饋,可以把鼓勵、激勵的名人名言寫在便利貼上,貼在家裏的各個角落,或者每天都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做到!"等鼓勵的話。

而且,家長還應當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明確孩子的目標。在不同的情景下,孩子的表現往往都是不一樣的,因此,表揚和鼓勵需要有目的性,這樣纔有意義,而不是泛泛而談。

2、引導孩子努力向上,用親身體驗來消除誤解

要幫助孩子消除對自身和外界的誤解,家長就應該教育孩子,用親身體驗來了解外界。比如當孩子認爲自己怎麼考也考不到高分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做出實際的努力,而不是坐在這裏空想,或者唉聲嘆氣。做出實踐行動就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解決方法。

實際上,配得感教育,這是一個鼓勵孩子努力向上的過程,孩子只要親身實踐了,才明白其中的深淺,而且努力上進的過程,也能夠促使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樣孩子才能更加順利的接受:我可以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值得擁有更好的東西…這些理念。

光說不做,不能幫助孩子建立篤定的配得感,就算是隻通過言語還是可以獲得一定的信心,但這份自信心是非常不穩定的,只有親身體驗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

3、學會自我觀察,接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

阻礙佩德感建立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孩子過分關注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常常把自己的劣勢放大,所以感到非常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再次我意識發展之後,還是慢慢學會了獨立思考,也能夠更全面地觀察自身,但是他們的觀察不一定是客觀理性的,很可能會偏頗於優劣點的其中一方,以至於看待外界的視角出現了問題。

家長應該帶頭做一個示範作用,指導孩子該如何審視自身和評價自己,首先家長應該肯定孩子的優點,並且恰當地將之放大,讓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多優勢,這是建立配得感的心理基礎。除此以外,家長還是要教育孩子接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讓孩子用一個更加輕鬆的心態迎接挑戰。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