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後,前秦政權爲姚萇、姚興建立的後秦所取代。北方原在前秦控制下的各族上層又建立起十幾個割據政權,出現了再度分裂的局面。他們互相爭奪,戰亂不已。這些割據政權主要有後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南涼、後涼、西涼、北涼等。南燕恭容德原是後燕的范陽王,久鎮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公元396年北魏南下,後燕被截割爲南北兩部。南部的恭容德屢被魏軍所困,於公元398年遷往滑臺(今河南滑縣)建立南燕,又因滑臺四面受敵,於次年將都址遷往廣固(今山東益都縣西北)。在這些割據政權中,比較強大的政權是北魏,與東晉接壤的是南燕和後秦。東晉在淝水之戰後收復了保、兗、青、司、豫、梁六州(今山東、江蘇、河南、陝南),但不久因東晉內部爭權奪利,這些地方得而復失,爲南燕、後秦佔領。在不久爆發的孫恩起義、桓玄叛亂中,平民出身的劉裕因鎮壓起義和平息叛亂而官至車騎將軍,掌握了東晉朝廷的軍政大權。

劉裕當權後,在政治上實行排除異己,強化自己勢力的措施;經濟上,他迫於農民起義的壓力,不得已減輕徵調、徭役、田租,以緩和階級矛盾;軍事上以恢復中原爲號召,訓練軍隊,積極準備北進。這些措施的實行,使劉裕在東晉政權中的地位得到鞏固,東晉的經濟實力也逐漸增強。這時,劉裕開始醞釀北伐戰爭的戰略。劉裕將北伐戰爭的第一個目標列爲南燕,欲一舉滅南燕,收復失地,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聲望。在滅南燕之戰中,劉裕準確地判斷敵情,慎重選擇了北伐的路線,利用地形之變靈活地變換戰術,取得了北伐的勝利。

公元409年,南燕主慕容超派將軍慕容興宗率騎兵攻陷東晉的宿豫(今江蘇宿遷),俘虜豫的陽平太守和濟陰(今山東定陶西北)太守而去。不久又派將軍公孫歸陷濟南,俘太守及百姓男女千餘人而去。彭城以南的廣大民衆紛紛助塢堡自衛,抗擊南燕軍,劉裕爲爭取廣大民衆的支持,提高自己的威望,決定北伐南燕,恢復故地。

劉裕進攻南燕的主張,除得到左僕射孟昶、本騎司馬謝裕等少數人的支持外,多數朝臣對滅燕的信心不足。劉裕分析了南燕國土幅員較小,政治腐敗及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等弱點,決心北伐滅燕。劉裕制定了沿途築城,分兵留守,鞏固後方,長驅北進的作戰方針。同年4月11日,劉裕率兵十餘萬從建康出發,由水路過長江,由淮水至泗水前進。5月,劉裕抵達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留下航船輜重,率步騎向琅琊(今山東臨沂北)進發。劉裕在所過之處沿途築建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南燕騎兵的襲擊和切斷後路。

在南燕,慕容超聽說東晉軍北上,便召羣臣商議與晉軍作戰的對策。徵虜將軍公孫五樓嚮慕容超提出上、中、下三策。他認爲,晉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我軍不要與之爭鋒,宜扼守大峴,阻其深入;曠日持久,挫其銳氣;然後選精騎沿海南下,絕其糧道,另命兗州(州臺梁父)之兵緣山東下,腹背夾擊。這是上策。命令各地郡守依險固守,堅壁清野,毀掉田裏的莊稼,使晉軍無糧可掠,求戰不得,旬月之間即可獲勝。這是中策。縱敵入峴,然後出城拒戰,此爲下策。公孫五樓的上策是比較可取的,如採取這一方略,燕軍可憑險固守,阻晉軍進入南燕腹地;即使退卻,也有利於發揮燕軍騎兵的作用。

這一計策可謂是可攻可守,可以堅持較長時間的作戰。但是,慕容超沒有采納。他認爲東晉遠道而來,一定疲弊,勢不能久。而自己據五州(南燕設並、幽、徐、兗、青五州)之地,擁富庶之民,鐵騎萬羣,麥禾布野,爲何先除苗徙民,使自己受損失呢?慕容超採納了公孫五樓的下策,不聽手下將領的諫阻,調回莒城梁父的守軍,修築廣固城池,整頓兵馬以待晉軍。

6月12日,晉軍到達東莞,接着兵過大峴山。劉裕見晉軍已過險地,高興地對左右說:“現在我們已順利過了危險地帶,深入敵人腹地,可以拼死作戰;原野上到處是成熟的莊稼,我軍無缺糧之憂,可以說,勝利離我們不遠了。”不久,晉軍臨近臨朐。南燕、東晉軍交相爭奪水源城,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晉軍以死力爭,奪取了水源。於是劉裕佈置軍隊準備與南燕軍爭奪臨朐。6月8日,晉軍主力到達臨朐城南附近,慕容超出主力騎兵夾擊晉軍。劉裕針對南燕騎兵在平川作戰時所具有的優勢,佈置晉軍以車兵四千名分佈在步兵的兩翼,以騎兵列於車後機動,組成一個步、騎、車兵相互配合的陣勢。這種陣勢有效地抵禦了燕軍騎兵對晉軍步兵主力的衝擊,兵車上的長矛還阻礙了騎兵的進攻。雙方激戰半日,未見勝負。參軍胡藩向劉裕建議出奇兵走偏僻的小道去襲擊臨朐城。劉裕接受他的建議,派兵奇襲臨朐。臨朐守城兵力薄弱,被晉軍一舉攻下。慕容超驚慌失措,率領餘部逃到了廣固城中,晉軍首戰告捷。

晉軍在臨朐取勝後,連夜乘勝發起追擊,直逼廣固城下。廣固城四周絕澗,一時難以攻取。劉裕命晉軍修築長牆圍困敵軍,同時就地取糧,不再從後方運送糧草。慕容超不是積極防禦,而是一心指望後秦的援兵到來,消極地等待援兵。晉軍一方面對敵展開了強有力的政治攻勢,瓦解敵軍,一方面利用敵降將張綱善於製造攻城器具的特長,讓他設計出新的攻城器具。公元410年2月初,晉軍四面攻城,尚書悅壽開門迎降。慕容超率數十名騎兵突圍逃走,後被晉軍追獲,送建康城斬殺。至此,東晉與南燕之戰以晉勝燕亡而告結束。

東晉滅南燕之戰,劉裕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在於他了解敵人,瞭解自己,同時也瞭解地形對於己方的利弊。他正確地分析了南燕政權貪婪、知近利而無遠慮的特點,料定目光短淺的慕容超不會憑險固守大峴山,果斷地選擇了一條捷徑直入敵國腹地。劉裕在這次戰爭中,不僅“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而且做到了孫子所說的“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他善於根據敵情制定相應的作戰措施,採取靈活的戰術,而晉軍步兵在平川作戰又容易被騎兵沖垮的情況,將車陣這一古老的作戰隊形與戰法運用到作戰中,組成了一個步、騎、車兵相結合的陣勢,在作戰中有效地扼制了燕軍之所長。在兩軍相持時,劉裕及時運用奇兵襲擊敵人薄弱的後方,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爲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反觀燕軍之所以失敗,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淺與驕橫自負外,另一重要原因還在於慕容超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敵制勝。孫子在《孫子兵法-地形篇》說:“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慕容超違背了孫子所說的這些原則,棄大峴山之險不守,放棄了能有力地阻擊敵人進攻的地形而過早與敵軍決戰,結果首戰失敗,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軍隊的士氣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導致了最終失敗。這一歷史教訓,值得後輩認真總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