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遺 |“非遺”生產性保護之路

說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可能會不由得想到諸如皮影戲此類的民間藝術,亦或是飽含中華韻味的戲曲作品,它像是一個文化符號,印記着中華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傳承,“非遺”的保護工作,也在近現代開始逐步引起人們的重視。

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是“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經歷了三種保護模式,分別是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和生產性保護。

非遺 · 保護

搶救性保護是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主要的保護模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生態性得到保護,側重於瀕臨滅絕的非遺項目;整體性保護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專業的、最科學的保護模式,注重在保護過程中遵循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將文化生態保護區作爲載體,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同它的發源地和發展環境一起保護;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探索則是生產性保護這一模式,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爲核心,借用流通、銷售等渠道,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爲物質形態產品進行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襄垣手工掛麪製作技藝

生產性保護

在傳統技藝等領域所實施的便是生產性保護這一模式。就拿襄垣縣手工掛麪製作技藝爲例,在製作手工掛麪過程中,技藝師傅都會遵循掛麪製作的有關規範,醒面的時間、拉伸的長度、麪條的粗細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對於原料的選取,也只採用當地優質的麪粉,一旦改變了原料,甚至用機器替代手工製作,那麼襄垣手工掛麪便不再具有其文化意義,只能是單純的一道日常食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襄垣手工掛麪製作技藝

核心技藝保護是非遺生產性保護最重要的原則。對於襄垣手工掛麪製作技藝而言,每一道製作工序都經歷了人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精益求精、積極探索,是人類創造文明的文化結晶,目前爲止,其中的一些製作過程始終難以被機器生產替代,這也無疑體現了手工技藝的獨特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襄垣手工掛麪製作技藝

國家文化部在2011年公佈了41個國家級的“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這對於展示我國對“非遺”的生產性保護的成果是非常有幫助的。就目前來看,隨着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非遺”不再單純是一項文化遺產,而是逐步與當今社會生活聯通,向文化資源轉變,成爲可以被文化產業開發利用的價值產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