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武帝在抗击匈奴的道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汉朝大家更耳熟能详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二位将军,卫青的功劳自然是不用多提,然而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时立下的功劳就不为人所知了。作为当时史学家的司马迁,对于霍去病的评价却截然相反,他在相关的史料上表面看上去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实际上在背地里却运用了“春秋笔法”,加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辛辣讽刺,都充分的表现了他对于这位大将军的不屑和否定。

为了记载霍去病和卫青两人所立下的战功,卫霍二人共享了一部列传。虽然其中有一些正面的描述霍去病和匈奴厮杀的片段,但是他的战功却丝毫没有提及,只是通过一些汉武帝的行为去侧面烘托。如果大家没有认真看的话,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理解这位史学家的真实意图。那么司马迁真实的心里想法究竟是什么呢?首先第一个作用是宣扬汉武帝对霍大将军的恩宠,同时也表明了皇帝对于霍去病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因为霍大将军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劳,只是被汉武帝捧上去的而已。

在《史记》中记录到霍去病最大的功劳时,那篇文字真的需要字斟句酌的去看,霍将军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收复了河西走廊,匈奴君主率领着自己的子民前来归附。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原来投降的人只有几万人而已,但是硬生生被说成了10万。就连皇帝在后来嘉奖霍将军的时候,也对这个数字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关于霍大将军收复河西走廊,司马迁很明显将自己的态度偏向了匈奴,原本应该歌颂自己国家的将军才对,可是他却反而为匈奴和他的子民们谱写了一首悲歌。

司马迁在书写另外一部列传时,同样使用了这种写法,他在书写的时候,先是在全文写了三个人的名字,然后在文章的最后加上了霍去病的名字,一下子看上去以为是在褒扬这位大将军,但实际上却是在暗地中讽刺他,他只是依靠着后宫的裙带关系才得以升迁。司马迁对于他的功绩是持否定态度的,最多只是稍微叙述一下他所做的事情而已,可是明明霍将军所立下的战功有那么大,为什么司马迁却仍旧一点都不看好他呢?在小编看来,这两个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他并不看好当时匈奴和汉朝之间所进行的这场战争,他不觉得这样发动战争是出于正义,认为这样的做法只能是两败俱伤。司马迁为了表述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居然为匈奴书写了一部列传,这样的做法本身就让人感到有些琢磨不透,更奇怪的是他觉得匈奴和汉朝是一脉相承的,他觉得应该将匈奴人当做自己的臣子,而不是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

第二点,司马迁并不赞同皇帝的用人理念,作为一位史官,他对于皇帝的用人准则是非常清楚的,只要是皇帝个人喜欢的都能够得到纵容和溺爱。但是如果皇帝并不喜欢此人,哪怕他的能力再强,立下的功勋再大同样也是不得重用的。这样的用人方法绝对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能做得出来的。

在司马迁的眼中,不管是霍去病也好,魏青也罢,虽然说他们立下的战功的确很大,但是如果不是魏子夫在后宫中产生的效果,想必这两个人所能达到的成就也不会像这样高甚至他也在告诉世人。这两人的功劳实际上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大,只不过是汉武帝有意提携他们罢了。世人都非常相信司马迁所载史实的真实性,很少有人怀疑他在书写历史内容时会带有自己个人的私念。所以说我们在看待史书的时候也应该带上理智的眼光去评判和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