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今年的“不平凡”,我們已經着實領略過了。對於政法系統而言,今年同樣是個關鍵年份,但這與疫情等偶發因素關係不大, 而是源於政法領域改革自身的內在邏輯。

我們曾說過,今年是政法領域兩件大事的銜接之年。爲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將在今年年底收官,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經過今年的試點後,將從明年起在全國政法隊伍中全面鋪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今年的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視頻會召開,而這次會議將主題聚焦到了“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全面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上。

8月26日上午,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對於政法工作,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聚焦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緊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機制,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監督和制約機制”這幾個關鍵詞,這樣重磅出場。

隨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開展,尤其是政法隊伍中“保護傘”和“害羣之馬”的暴露,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如果執法司法權力得不到監督制約,將嚴重傷害人們對公平正義的信仰。從權力行使看,執法司法活動專業性強,自由裁量權大。特別是隨着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推開,放權後分散行權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執法司法人員容易受到各方面利益和關係的干擾、誘惑。建立一套適應新的執法司法運行模式的制約監督制度,顯得尤爲迫切。

這次會議從多個方面論述瞭如何完善制約監督機制,但廣大羣衆最爲關心的,還是社會監督機制的內容。會議強調,要主動把執法司法活動依法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這包括加強當事人及其律師監督制度建設,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會上提出要建立執法司法人員與律師互督互評機制。看來,“差評權”值得期待。

會上還提出,要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建立執法司法案件輿情監測與管理監督聯動機制,及時推送網絡熱點案事件線索,回應社會關切。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被社會熱議的司法事件,總能很快受到政法部門的關注。民之所呼,我有所應,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值得注意的還有,會議強調智能化在監督制約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探索運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和不可僞造的技術特性,對電子卷宗實施數據保全,破解電子卷宗互信難、卷宗製作不規範等瓶頸。除了外部監督外,政法系統內部的互相監督制約,也非常重要,這可以說是執法司法體制運行中,最爲常態的監督,防範意義更大。

長期以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互相之間的制約,是一個重要命題。歷史上一些冤假錯案的發生,都源於這些部門之間權力制約的弱化。未來,以審判爲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庭審實質化將得到保障,也就是說庭審不能再成爲“走過場”,而將真正決定一樁案件的判決結果。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權將得到強化,同時堅持全程留痕,既防止重回審批老路,又防止司法權力失控。

不難想象,未來對於政法領域各部門來說,“高層注視”將越來越多,各種督察將越來越制度化。事實也證明,這是政法領域反腐正風和制度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黨委政法委領導監督制度將進一步完善,黨委政法委將派員列席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民主生活會。檢察機關將拓展監獄、看守所等場所巡迴檢察深度,全面推開跨區域交叉巡迴檢察。公安機關將健全上級公安機關對下級公安機關監督體系,推行派駐督察。

其實中央政法委歷次會議上,都會強調製約監督的重要性,但是這一次高度聚焦這一主題,將其寫入會議報告的大標題中,還是值得格外關注。司法公信力,是凝聚全社會信心的最重要力量,而其公信力又源於司法的公正廉明。只有對執法司法權力進行有效制約監督,我們談及法治公正時纔有底氣。

回到開頭那個話題,爲什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銜接的當口,要將制約監督體系建設作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命題呢?通過這兩大行動,政法隊伍將得到極大的整治淨化,但是要將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保持下去,必須要靠制度的力量。這就像“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樣,必須清理好土地再播種。隊伍不先整治,好的制度建起來也立不住。隊伍整治已畢,沒有制度約束,很可能若干年後要重蹈覆轍。改革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推進,破立之間,歷史的進程已悄然展開。

(文/於永傑)

微信號:Talkpark

聲明:文章如需轉載,請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處、微信號等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