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

對於學生來講,能夠在最渴望知識的時候受教於名師就是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古人對於學術的評判並沒有現代人如此繁多的等級標準可依舊迎來了人才輩出的局面,而越來越多的現代學者也都逐漸從所謂的“學歷論”中發現,只有真正認識到學術研習的重要,如此教育出來的後人纔算是真正有價值的人才。

古人有私塾、書院,現代人有大學,只有真正德才兼備的導師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最有價值的教育,然而,如若沒有衆位導師的守護者來堅持重視學術的教育氛圍,醇厚的學風也是難以爲繼的。

衆人都知道中國頂級學府清華大學的存在,然而,曾經的清華頗有名氣卻沒有學術地位,直到一位堅持醇厚學風的校長深耕於此17年後,清華大學才真正具備躋身世界名牌大學的實力,他就是著名學者梅貽琦,而他當年對於清華貢獻更是被後人敬仰爲“清華永遠的校長”。

所有曾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學生都知道梅貽琦的存在,在清華大學最爲動盪的時期,如若沒有梅貽琦的堅守,或許如今的清華大學早就不復存在了,而要說梅貽琦最值得後人敬仰的就是他對於純粹學術的堅守,如此,才奠定了清華大學百年不變的學風,而有了清華的存在,中國的各項學術發展纔有了希望。

1、清華風雨飄搖之時的走馬上任

1889年,出生在天津的梅貽琦家境貧寒,自幼便懂得勤學奮進的他經過自己的努力也成爲了當年首批庚款留美的學生之一,要知道,在當年630名考生中,梅貽琦更是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當時的梅貽琦也是愛國青年之一,在他看來,國家落後是因爲科技的落後導致,所以,來到美國,他修習的便是電機工程專業。

1915年,學成歸國的梅貽琦得以加入清華學堂擔任物理教師,而他在此期間卻展現了除了教學以外更加卓越的才能,就是出色的團隊協調能力以及嚴謹的教學風格,所以,後來的梅貽琦也就被提升爲教務長以及留美學生監督處負責人。

不過,當時的清華校園卻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學風醇厚,時任校長羅家倫是國民黨黨員的緣故,當時的清華校園對於政治言論的打壓以及國民黨黨史的灌輸現象十分嚴重,所以,不但學生們不滿意於羅家倫的管理,很多真正有能力的導師也都紛紛離職而去。

最終,由清華學子們引發的反羅運動得到了社會的關注,迫於壓力,羅家倫卸任校長一職,而梅貽琦也就成爲了繼任的清華校長,要知道,在清華大學的校史中,除了戰亂帶來的動盪以外,梅貽琦就任校長前後纔是整個清華大學最風雨飄搖的時刻。而恰恰是梅貽琦的走馬上任,在他堅持的學風之下,清華大學才得以在短時間內在學術界實現迅速的崛起。

2、力挺言論自由奠定清華未來的長足發展

在1931年冬天,衆位清華學子羣情激奮之時,梅貽琦在就職演說中的“大樓與大師”理論開始讓學子們對於這位新上任的校長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在梅貽琦看來,好的大學一定是與好導師有關,在當時渴望醇厚學風的學子與老師們看來,梅貽琦纔是最懂他們心聲的人。

其實,當年在梅貽琦身邊的人對於他出任校長是十分擔憂的,畢竟,連強權手段都無法制約的學生,梅貽琦怎麼能夠儒雅地將其管理好呢,而在梅貽琦眼中,學生能夠擁有寶貴的獨立思想纔是最難得的,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清華大學教出的學生都是書呆子。

由此,梅貽琦將自己曾在國外深受影響的自由學風引入清華校園,他力排曾盛行在清華校園中的政黨之風,相反,鼓勵學子、導師們表達自己的言論,哪怕學生對於當時的時局給予猛烈抨擊,梅貽琦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這難得的言論自由。

最經典的一次事件便是因爲清華學子公開在社會上宣揚對於國民政府的反對引來大批警察進入校園進行抓捕,梅貽琦微笑地拿出一份舊的學生名單迷惑警察,隨即掩護鬧事學生趁亂逃跑。除此之外,當年的清華校園還收留了很多仇視國民政府的知名學者,一時間,有了這些卓越人士的存在,清華大學的聲望以及師資力量開始走向巔峯。

3、一生清貧只爲守護清華髮展,17年校長地位無人撼動,終長眠於校園

亂世之中,梅貽琦成爲了清華大學最堅定的守護者,哪怕當時的北京已經不容許學子、導師們平靜地進行學術研討,梅貽琦更是不畏艱險帶領着學子、導師們遠赴南方,在他的心中,保護學術就是在保護國家的未來。

南下的清華大學與當時幾所知名大學共同組建了西南聯大,梅貽琦依舊堅守着醇厚、嚴謹的學風,寶貴的學術資源、人士他都無比珍惜,無益於醇厚學風建設的行爲在他那裏統統遭到摒棄。當年,連自己的女兒沒考上聯大附中都不肯開後門的梅貽琦真正成爲了衆人眼中作風清廉、崇德尚學的好校長,清華歷史中,也是由梅貽琦開創的“五育”(德、智、體、美、羣)傳承至今,而在梅貽琦看來,德育一定是教育之首。

就這樣,在1931年至1948年裏,梅貽琦歷經17年卻無人能夠撼動他的清華校長地位,在更多的學子、導師看來,他纔是清華永遠的校長,因爲,清華的學術之魂是梅貽琦一手打造的。

遺憾的是,1948年,爲了守護清華賠款基金,梅貽琦權衡再三決定去往臺灣,可無奈於當時大陸與臺灣焦灼的政局,梅貽琦最終沒能再度回到清華,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臺灣後來也建立了一所清華大學,而梅貽琦同樣出任校長一職,爲臺灣人才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安詳地離開人世,可這位清華巨人死後居然清貧到家中連入殮下葬的錢都拿不出,海內外學者們最終將其安葬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園內,取名爲“梅園”,由此,梅貽琦得以永遠守護着他最心愛的學術聖地。

小結:和其他能言善辯的學者相比,梅貽琦始終是沉默寡言卻一諾千金的嚴謹學者,或許,這纔是身爲學術守護者最該有的氣度與品質。相對於胡適、陳寅恪、王國維等學術巨匠,梅貽琦的確沒有在具體的某一學術領域創造多麼高的造詣,可有了他的堅持,清華當年的學術發展纔有了登峯造極的可能,而我國也纔有了人才輩出的希望,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存在比其他學者更爲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