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家族,原因是它的某些數據達不到行星標準。

那麼,冥王星到底缺啥以致於它退出行星家族?能稱之爲行星依據又是什麼?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無數天體,它們有的如石頭般小,有的卻大到難以想象;也有的會發出明亮的光,而有的卻連光都吞噬;

人類爲了把它們區分開來,於設制制了一套天體分類標準。這裏我們只討論行星的分類標準。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須和自轉速度平衡使其形狀呈圓球;

3,不受到軌道周圍其他物體的影響.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量必須在50億億噸以上.

按照這個標準,冥王星被踢出行星之列被稱之爲矮行星的理由也就出來了:冥王星太小了甚至比月球還小!當然也還有另一個理由,小編就提一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爲彌合傳統的行星概念與新發現的差距通過大會確立了的新行星定義, 大會通過的決議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在太陽系傳統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這些要求。冥王星由於其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因此被自動降級爲“矮行星”。

行星主要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固態行星:

像水星、火星、地球就是固態行星,固態行星軌道靠近恆星,質量體積也比較小。

另一類是氣態行星,也叫“巨行星”或“帶外行星”,

這類行星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它們通常擁有龐大的體積與質量,比如說木星、土星、天王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