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年間,荊溪(今宜興)大家閨秀張氏,生得面容姣好,讀過詩書,年方二八時嫁入本縣士族柳家。成婚大半年後,丈夫忽得疾病暴斃,時張氏已有孕在身,決意爲亡夫守節。後來生下一子,張氏恪守諾言,沒有改嫁,撫育兒子長大成人。至八十歲時,孫輩滿堂。

臨終前,張氏將孫輩、曾孫輩的媳婦全部召喚至牀前留話:“俗話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刻我有句心裏話,爾等好生敬聽!”媳婦們環伺左右說“諾。”

張氏說:“你們做我家媳婦,夫妻間能百年偕老,則屬家門之福。倘若不幸像我這樣青春寡居,自己務必好好掂量一番,能守節就守。否則上告尊長,趕緊改嫁別人,也是一樁好事!”

媳婦們聽了相顧愕然,以爲老太太油盡燈枯,神志不清開始說胡話了。張氏卻微笑着繼續說道:“你們心裏肯定認爲我說的不對,‘守寡’二字看似簡單,箇中艱辛真是一言難盡。我是此中過來人,跟你們說說我的過往吧。”

“我當初寡居時年僅十八,出身名門,又嫁到巨族,且腹中有塊血肉累着,所以不敢萌生改嫁念頭。然而到了黃昏夜雨、冷壁孤燈時,忍不住浮想翩翩,極其難熬。你們故去的老公公有位表兄,與我年齡相仿,風度翩翩,自姑蘇來我家省親,住在客房。”

“我在屏風後窺見他相貌俊俏,心動不已。等到午夜夢迴時,我思量着公公、婆婆皆已熟睡,悄悄披衣起牀,想着到他客房裏私奔。持燭剛走出門,心裏頓時感到羞愧;回房後卻又心猿意馬,難以控制。復又出門,到門口還是覺得此事終究可恥,長嘆而回。如此反覆數次,最後有了倦意,坐在牀邊竟然睡着了。”

“睡着後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到了客房,表兄正坐在燈下讀書,兩人互訴衷腸,相見恨晚。不久,相擁進入帷帳中。忽見牀上坐着一個人,發亂如草,血流滿面,正拍着枕頭痛哭不已。我仔細端詳,正是我的亡夫、你們的老公公。我嚇得大喊而醒,桌上燭火依舊明亮,外面傳來更夫敲梆聲,幼兒在被褥中因飢餓而不斷啼哭。”

“我先是感到驚駭,繼而感到悲傷,最後追悔莫及。自此洗心革面,以良家婦女守節而終。假如當初沒有做夢,早晚必會釀成大錯,安能保這一生清白?因此,讓你們知道守寡的難處,千萬不要勉強效仿我!”

張世說完後,命兒子進屋,按自己的意思寫下家法,傳與後輩,隨即含笑而逝。張氏的後人繁衍極盛,每代皆有節婦,其間也有毅然改嫁的。但百餘年中,閨門清白,從無私奔出軌之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