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新視點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最新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平均每天喝少量含糖飲料和人造甜味劑(代糖的一類)飲料,就與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升高有關,這意味着代糖飲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替代選擇。

這項分析基於法國NutriNet-Santé隊列研究。研究在2009年啓動,共有104760名受試者每6個月提交一次詳細的24小時飲食記錄,研究期間,平均每人提交了5.7份飲食記錄。其中,人造甜味劑飲料指所有含有非營養性(無熱量)甜味劑的飲料;含糖飲料指所有糖分≥5%的飲料,包括軟飲料、糖漿、純果汁和果汁飲料。

這些受試者平均年齡爲42.9歲,女性佔78.6%。平均體重指數(BMI)爲23.7。加入研究時,有17.2%是吸菸者,近三分之一的人有CVD家族史,1.4%患有2型糖尿病,8.0%患有高膽固醇血癥,1.4%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癥,8.2%患有高血壓。

研究人員對他們隨訪至2019年,並關聯了他們在法國國民健康保險系統和死亡登記處的信息。統計發現:

  • 相較於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羣,喝含糖飲料最多(中位數爲每天185 ml)的人羣更容易發生CVD事件,風險升高20%。

  • 相似地,相較於不喝人工甜味劑飲料的人羣,喝人工甜味劑飲料最多(中位數爲每天176.7 ml)的人羣,CVD事件風險升高32%。

值得注意的是,與風險升高相關的這個攝入量水平,每天一杯飲料就能達到。

研究人員指出,現有機制研究表明,代糖會從多個方面影響代謝,尤其是擾亂腸道菌羣。

這項研究中,CVD事件包括首次發生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和血管成形術。爲了避免反向因果關係(原本就有CVD風險,恰好也喜歡喝甜飲料),研究團隊排除了隨訪前3年發生的CVD事件。此外,上述數據統計也已經調整了其他飲食因素以及合併疾病的情況。不過,研究團隊也承認不排除仍有潛在的殘留混雜因素,並指出,要驗證代糖和CVD風險的因果關係,仍需要在其他大規模前瞻性隊列中獲得可重複的結果,並進一步開展機制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