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從乾隆皇帝之後,就開始了閉關鎖國的政策,結果清朝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別的國家都是蠻夷,要不就是藩屬國,在乾隆、嘉慶年間,英國曾派了兩次使者來訪,希望雙方能夠進行通商,可清朝卻以爲對方是來向自己朝貢的,結果雙方鬧得不歡而散。

乾隆、嘉慶雖然不懂搞外交關係,可好歹還是跟外國使者見了面,然而到道光皇帝繼位後,直接連外國使者也不見了,比如道光二十四年,兩廣總督耆英上了一封奏摺,說堅夷遞上來一封國書,希望呈給皇帝,這裏的"堅夷"是指美堅利,即美國,清朝稱呼別人的國家,都要在後面加個"夷"字,表示他們是蠻夷,只有自己纔是文化人。

面對耆英的奏摺,道光皇帝直接回復,說讓美國使者跟你談就行了,沒必要來見朕了,可見當時的清朝已經頑固到什麼程度了,等到咸豐皇帝繼位之後,他也繼承了道光帝頑固的偏見,覺得外國都是蠻夷,甚至還患上了"恐夷症",害怕跟別的國家打交道,就像鴕鳥一樣,寧願把自己的頭埋入土中。

後來終於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慘敗,割地賠款自然不在話下,通商口岸也被打開了,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都打到家門口來了,可咸豐皇帝仍舊猶豫不決,到底是戰是和?正是因爲他這種態度,才讓敵人義無反顧直接殺入北京城。

當英法聯軍到達通州時,曾派出使者巴夏禮入京,希望跟咸豐商談一下,假如當時咸豐答應見見對方的使者,顯示出誠意來,儘管會簽下不平等條約,敵人至少不會殺入北京城,咸豐也不用逃到避暑山莊,圓明園也不至於被燒了,可咸豐猶豫不決,連對方的使者也不見,導致雙方矛盾升級了。

咸豐帶着慈禧太后逃走,把這個爛攤子交給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最總雙方簽訂了《北京條約》,咸豐對割地賠款這些條件都沒有意見,但由卻覺得"此次夷務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見朕弟,已屬不成事體。"即弟弟跟英法兩家見面,已經大大丟了自己的面子,割地賠款什麼的都無所謂,關鍵是面子丟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都到這個時候了,咸豐皇帝還顧着自己的面子,正是因爲他一直顧着自己的面子,所以才下不定決心跟敵人議和,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見在晚清統治者看來,頑固的外交觀念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扭曲地步,統治者都如此了,整個國家能不亡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