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長沙。

正解局出品

無數人認爲,中國房價不會跌。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房地產熄火了,對經濟的影響太大。

所以,房地產會得到“呵護”。

過去十多年,在一些城市也似乎是條“鐵律”,開發商漲價皆大歡喜,降價卻有可能被“約談”。

但是,湖南長沙卻是個例外。

在2010年,長沙GDP是4547.06億元,而2019年已經高達11574.22億元,增長了154.5%。

長沙在全國城市中的GDP排名也一下從20名開外,躍升到第12名。

長沙在告訴所有人:

不搞房地產,經濟也能搞得很好。

早在去年4月底,我寫過一篇文章《長沙:一個讓炒房客,有去無回的城市》。

“讓炒房客有去無回的城市”現在幾乎成爲了長沙的標籤。

在網上隨手一搜,就能搜出十幾萬條記錄。

雖然長沙之於我,只是一座千里之外的城市。

但我卻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不折不扣的“長吹”。之所以這樣,我認爲,長沙真正讓我們看到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的一種可能。

01

連深圳都來長沙取經

深圳,向來是改革前沿,經濟先鋒,更是全國各地爭相學習的榜樣。

就是這樣一座範本般的城市,卻在7月中旬被曝出住建部門一行人連夜到長沙取經,隨即最嚴限購令出臺。

不少人這才突然發現,現在動不動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房價都敢萬元起步。

但作爲新一線實力擔當,長沙房價竟才一萬出頭。

隨後,央視《焦點訪談》更是用了整整十幾分鍾報道長沙,誇讚“房住不炒”的調控實效,給足排面。

在全國剛需族飽受高房價摧殘的現實困境下,長沙的低房價,確實是股難得的清流。

易居研究院發佈的《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報告中,深圳排名第1,房價收入比已超過35,而長沙房價收入比只有6.4,排名最後。

這無疑是個光榮的倒數第1。

因爲房價收入比,指的是住房價格和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這意味着,一個普通家庭,在深圳不喫不喝要35年才能買套房,而在長沙只要不到7年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數值越小,買房人負擔越輕。

一般認爲,房價收入比的合理指標在5.46-7.29,50城中只有長沙做到了。

另外,根據2020年9月“百城價格指數”,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是15643元/㎡。

長沙市(包含市內六區+三市縣)新建住宅均價只有8821元/㎡。

若拋開極少數熱門學區,長沙整體房價也只有10059元/㎡。

即便放到中部省會,長沙還是最低的。

一時的低價或許不足爲奇,厲害的是如何一直保持。

從2003年(2045元/㎡)到2020年(10059元/㎡),17年時間,長沙房價的增幅僅約5倍。

02

房價低到市民投訴

和房價走勢截然相反的是,長沙強勁的經濟增長能力。

要知道,2001年,長沙的經濟總量只有728億元,2018年已躍升至11003.41億元,增幅高達驚人的1411%。

到2019年,長沙GDP總量達11574.22億元,排名各大城市第12位,不僅緊追南京、天津,還把寧波、無錫、青島、佛山等公認的“發達城市”甩在身後,南昌和南寧兩市的GDP總和,都不及長沙多。

並且,長沙的工資水平也不低。

2019年長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爲39961.12元,排名第20位,在中部六省省會中,超越武漢,排名第一。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種兩極化“落差”,也讓長沙成了全國唯一一個因房價低而被有錢人投訴的城市。

今年7月,一封市民投訴信刷爆網絡,信中質問爲何長沙房價漲不起來。

長沙政府的回應也頗有意思,歸納起來就是:房地產的本質,僅是提供住所;而經濟的本質,卻要落實到生產和生活,單純靠房地產來搞經濟,是歪門邪道,今後還要將投機炒房遏制到底。

正是得益於這份魄力和決心,讓並不具備先發優勢的長沙,走出了一條“後來居上”的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03

拒絕依賴土地財政,長沙逆襲爲最成功黑馬

以房地產驅動經濟增長,是當下不少城市的真實寫照。

但長沙偏要反其道而行,並不是冥頑不靈,而恰恰是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冷靜判斷。

數據足以佐證。

2019年,長沙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爲1668.40億元,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度只有13%。

短期看,房地產確實能帶來表面利好,但也在無形中打壓了實體經濟、新興產業的生存空間,長遠看,無異於飲鴆止渴。

如今,低房價給長沙帶來的隱形競爭力正在凸顯。

其中最明顯的信號,在於人才的大量流入。

2010—2015年,6年時間,長沙常住人口總共增加39.11萬,年均增長6.5萬。

而2016—2018年,3年時間,長沙常住人口增長高達50.95萬,年均16.9萬。

按照規劃,2035年,長沙將成爲12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

有了人才,長沙的發展,想慢都不行。

2000年,長沙的經濟總量排名尚在三十名之外,其他中部城市鄭州、西安等均在長沙之前。

轉變來得很快。

長沙自2017年首次邁入“萬億GDP俱樂部”後,排名一直穩步上升,成爲名副其實的“潛力股”。而西安至今仍未邁進“萬億GDP”門檻,合肥還沒打進前20,鄭州雖有短暫趕超,但很快又被長沙扳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長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這兩個數字在全國首屈一指。

長沙是全球唯一同時擁有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和山河智能)的城市。

機械製造,這種在不少城市備受冷落的產業,長沙卻已經打造出千億產業集羣。

“三一重工”廠房

有數據說,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總產值佔據全國的27.5%,全球的7.2%,產品覆蓋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

長沙製造業還能梳理出一串串數字:

在長沙,10秒,一件鋁輪轂製成;80秒,一臺發動機“智造”;3分鐘,一牀被芯誕生;5分鐘,一臺挖掘機下線。

事實上,這不過是長沙經濟全貌的冰山一角,背後還有諸多亮點。

比如101米臂架泵車、硬巖盾構機等“大國重器”;藍思科技在攝像頭、無線耳機等領域深入嵌入蘋果產業鏈……

鐵建重工生產的盾構機

因爲低房價,讓人能輕裝上陣,去拼搏一把。所以,長沙的創業氛圍也極爲濃厚。

2019年,長沙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在中部省會城市中,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位居第一。

一面抑制房價“虛火”,一面壯大實體經濟、扶植製造業,使得長沙真正做到了閉環良性循環,實現了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04

低房價的魅力,正在得到回饋

低房價也給長沙贏得了更多資本招商的機會。

“鐵娘子”董明珠就對長沙就情有獨鍾。

2014年,長沙格力一期項目,格力電器綜合生產基地正式動工建設;

2016年,長沙格力二期項目,格力電器大型中央空調項目開工;

2019年11月,長沙格力三期項目,格力電器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開工。

自動化率達到62%的長沙格力工廠,已成爲目前全國電器生產行業智能化技術最新的工廠標杆。

到現在,格力在長沙的總投資超過60億元,帶來的將是500億元的營銷收入。

“房價窪地”的提速效應,還在持續爆發。

2020年4月,長沙比亞迪半導體8英寸晶圓生產線項目落地。

該項目中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新能源汽車中最核心的技術之一,長期被日本、歐洲等國外廠商壟斷。

該項目建成後,受制於人的“卡脖子”問題將迎刃而解,並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

今年7月,投資160億元的三安光電第三代半導體項目開工,長沙芯片產業正式進入快車道。

“中國芯,長沙造”。

國科微、景嘉微、進芯電子、融創電子等一批頭部企業雲集長沙。

“國科微”芯片

華爲、百度、京東、舍弗勒等20多家行業巨頭的相繼入駐,使長沙又得以構建起一條涵蓋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自動化、無人駕駛車輛等智能網聯汽車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條。

量變足以引起質變。

全國首條開放道路環境下的智慧公交線路上線,全國首個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測試場地開放,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試運營示範通知書發放……

長沙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異軍突起,和北京、深圳一起,躋身第一方陣。

長沙的新興產業也開始大放異彩。

北斗產業、3D打印正成爲長沙的“新名片”,產業增速均超過50%。

長沙作爲全國北斗衛星導航應用五大示範區域之一,將形成下一個千億產業集羣。

“北斗”監測站幫助監測地質災害

一系列強強聯合帶來的創新生態,不斷激活產業發展的“聚合效應”,最終形成獨具長沙特色的新路徑。

“宜居宜業”的長沙,不僅連續10多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還在《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連續四年穩居十強。

敢於擺脫短期土地財政掣肘,這樣的長沙,理應擁有更好的未來。

就如蕭春雷在《中國掌紋·華夏邊城》裏說的那樣:“沒有一座城市的轉折像長沙這樣決然,彷彿脫臼。”

長沙的先天條件,遠談不上優越,既不沿邊也不靠海,也沒有獨特的政策資源優勢,卻在“數字遊戲”和“實業藍圖”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併爲之默默蓄力,一鳴驚人。

當高房價成爲揮之不去的夢魘,當土地依賴愈演愈烈,長沙身體力行,讓我們看到了“安居樂業”的另一種可能。

真心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長沙。

關於長沙的發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來源:正解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