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事時,你會挑時間,或者場合去責備孩子嗎?

明代文學家陳繼儒曾言:“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

孩子做錯事,責備與否還需分場合,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那麼,什麼場合不宜批評教育孩子呢?

01當衆不責

前不久,武漢14歲初三男孩跳樓自殺一事,讓人倍感惋惜。

男生因在教室打牌被請家長,在學校走廊被母親連耳光後趁人不備從教學樓一躍而下。

這不僅僅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問題,更凸顯出父母教育方式的弊端。

當衆打罵孩子,對於一個青春期好尊嚴,好面子的孩子來說,是最大的傷害。

很多時候,家長礙於自己的面子問題,會當衆責備甚至打罵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難以達到教育的效果,更容易適得其反,給孩子心理造成難以磨滅的創傷。

正確的教育方式本應是一對一的,整個過程都不應有外人的參與。

唯有這樣,孩子的心思纔不會受干擾,父母亦不會因爲和衆人教育觀念不一致,而受人影響。

這樣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能靜下心了思考,進行反省,教育才更加有效。

02睡前不責

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睡着後沒多久,總是會莫名其妙驚醒,或者出現做噩夢,發抖打顫等反應。

出現這一情況,極有可能是因爲睡前經受過責備,內心留有恐慌。

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表明人類臨睡前是記憶高峯,如果這段時間受到新的刺激,那麼就會將睡前經歷牢牢停在腦海中,因爲睡眠會讓遺忘變慢。

所以,如果睡前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那麼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帶入夢裏,讓這份情緒在夢裏發酵。

孩子自然也就會出現喃喃自語,忐忑不安,甚至做噩夢的反應。

長此以往,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所以,如果孩子睡前做錯事,家長也不要選擇在入睡前進行責罰。

留到第二天,先給孩子一個好睡眠。

教育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勿因爲着急,而導致孩子身心出現問題。

03飲食不責

很多家庭,因爲父母忙碌,擠不出時間來陪伴教育孩子,只有在餐桌上,才能和孩子“碰頭”坐在一起。

這時候,父母往往喜歡藉此機會,教育孩子,跟孩子講大道理或者數落、責備孩子。

飯前、或者是喫飯時,父母以爲的教育好時機,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大煎熬。

喫飯時責備孩子,孩子一邊喫飯,一邊哭,飯菜容易因爲抽泣而跑到肺部,給孩子身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傷害。

這和邊喫飯邊說話是一樣的道理。

而且如果喫飯時遭到父母的批評,孩子食慾自然而然會有所下降,受情緒影響食慾不佳。

即便是喫進肚子裏的食物,也不能充分被吸收消化。

孩子食慾不振,消化能力下降,吸收率不高,更不利於身體健康。

所以,爲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如果不是非談不可的急事,那麼對孩子的教育請緩一緩,起碼等飯後喫飽再談。

04疾病不責

生病是孩子最脆弱的時候,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心與呵護。

但是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容易因爲突如其來的情緒,責備孩子。

比如孩子不肯乖乖喫藥,無論怎麼勸說,就是心生反抗。

這時候父母難免有情緒,責罵孩子不聽話。

孩子生病,情緒不佳,容易因爲一點小事而哭鬧,父母也容易在情緒的驅使下,對孩子發脾氣。

父母越罵,孩子越難受。

此時,教育孩子的效果微乎其微,且容易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情緒低落,影響病情,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康復。

所以,孩子生病時,父母給予的溫暖與愛才是治癒孩子最有效的“藥物”。

批評與責罵,都將影響孩子的身體康復。

簡而言之,教育孩子還應挑對時間與場合,教育效果才能顯著而有效,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