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王朝更迭頻繁,每個朝代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亦有爲人詬病之處,比如宋朝就是一個複雜的朝代。兩宋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前後一共延續32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大宋,近兩百載後,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到北國,北宋滅亡後宋室只好南遷,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150載後崖山海戰爆發,大臣陸秀夫揹着小皇帝跳海而亡,南宋滅亡。

宋朝重文輕武,終宋朝一朝不殺士,軍事孱弱,經濟卻很發達。有這麼一句話形容兩宋,“北宋無將,南宋無相”,不過其實北宋也有名將,他被譽爲“北宋第一名將”,人們常將其與南宋名將嶽武穆相比,傳說他是武曲星下凡,和“文曲星”包拯一起輔佐宋仁宗,此人便是狄青。

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人,出身貧寒,成年後擅長騎射的他參軍入伍。根據小說《畫墁錄》記載,狄青之所以參軍是因爲代和人鬥毆的哥哥受過,他先是被“逮罪入京,竄名赤籍”,然後又被刺字配軍。據正史記載,狄青本來是在隸屬於京城禁軍的“御馬直”,後來李元昊起兵作亂,朝廷在禁軍中選了一批人戍邊,狄青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分配到陝西前線的延州。

當時延州宋軍屢戰屢敗,士氣大落,士卒在出戰時多畏怯,然而小軍官狄青卻“常爲先鋒”,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在四年時間裏他參加了大大小小共25戰,曾經中過8次流矢,不過他毫無懼色、一往無前,在他的鼓舞下,士兵們士氣大振,爭先恐後殺敵,於是“破金湯城,略宥州......又城橋子谷,築招安、豐林、新砦、大朗等堡,皆扼賊要害”。狄青憑藉軍功得到了提拔,“青功最多,故超四資授官”。狄青每次出戰,都帶着銅面具披頭散髮,由於他臉上有刺字,因此被稱爲“面涅將軍”。

慢慢地,狄青名聲大振,西夏人對他十分恐懼,與此同時,他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賞識,名臣范仲淹誇讚他:“此良將材也”,而且還贈送給他一部《左氏春秋》,勉勵他:“將領不知古今,不過是匹夫勇而已”,此後狄青發奮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精通兵法之後,狄青成爲了一名有勇有謀的虎將,官職一路高升,從一個小兵躍升爲了大宋頂級將領,就連宋仁宗趙禎都對他青睞有加,每每遇到戰事就會詢問狄青克敵制勝的方法,有一次趙禎看到已經成爲高級將領的狄青臉上還有當初留下的刺字,於是便賜他膏藥去除刺字,不過狄青拒絕了,他如此說道:“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趙禎聽後大爲感動,對狄青愈加信任。

狄青憑藉彪炳戰功節節高升,一些文官對他十分不滿,因爲宋朝重文輕武,在當時“好鐵不當釘,好男不當兵”,文官從骨子裏瞧不起武將,尤其是瞧不起出身低賤、臉上刺字的狄青,就連風塵女子都瞧不起軍人。史籍有載,狄青在當真定路副都總管時,上級是經略安撫使韓琦,一次在韓琦宴上,一個名叫白牡丹的風塵女子爲狄青斟酒,對他說:“勸斑兒一杯”,諷刺狄青臉上有刺字。狄青顏面掃地,第二天命人鞭笞了白牡丹一頓。

連一個妓女都瞧不起狄青,更不用說經略安撫使韓琦了,有一次狄青舊部焦用帶兵經過定州,狄青就留他喝酒敘舊,然而一些士兵向韓琦舉報焦用不稱職,韓琦爲了給狄青一個下馬威,於是便要殺焦用。狄青見狀便求情道:“焦用有軍功,好兒”。然而韓琦卻不屑一顧地說道:“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爲好兒耶!”意思是狀元及第的纔是好兒郎,焦用一個破當兵的算什麼好兒郎。說罷當着狄青的面殺了焦用,這可狠狠地打了狄青的臉。的確在當時,軍人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狄青好友尹洙曾說過:“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驅逐僵虜於大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

降服了李元昊,宋仁宗本以爲天下太平了,不成想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廣西廣源州的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先後破沿江九個州包圍廣州城,而且還建立了“大南國”,消息傳來,朝野震驚,狄青主動請戰:“臣起行伍,非戰伐無以報國,願得藩落騎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致闕下。”宋仁宗十分感動,加授狄青“宣徽南院使、荊湖北路宣撫使”。狄青率領藩騎連夜奔襲只用了一個時辰便攻破了崑崙險關,儂智高一看形勢不對,決定“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狄青乘勝追擊五十里斬首數千級,成功平定嶺南。

立下如此大功,宋仁宗喜出望外,提拔狄青爲樞密使,這讓滿朝文官怨聲載道,他們認爲狄青一個區區武將怎麼能夠躋身兩府宰臣之列?宋仁宗即便再怎麼信任狄青,也架不住文官集團對狄青的集體彈劾,於是不得已削去其樞密使之職,將狄青貶出了京城貶到了陳州,第二年狄青便鬱悶憂懼而死,年僅49歲,宋仁宗趙禎聽說過悲傷不已、唏噓流涕,爲狄青舉行盛大的哀悼儀式,並且賜狄青武將最高諡號“武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