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階段,威海面臨着怎樣的機遇?面向“十四五”,威海該如何開闢新局?把握大勢,如何將優勢轉化爲先機?

即將踏上“十四五”的新徵程,威海責任重大,擔當有爲。

新發展階段的威海機遇

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向“十四五”,威海面臨的發展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機遇相互疊加,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這個機遇,來自國家、省賦予威海的一系列戰略和大勢。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經略海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國家、省重大戰略部署,以及一系列改革試點任務正在加快推進,威海該如何把握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拿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來說,這就是國家賦予我們的重大機遇,‘十四五’我們要全面深化試點任務,既要擴大信息技術、金融、保險、研發設計、文化、知識產權等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規模,也要繼續增強交通運輸、旅行、建築等傳統優勢產業服務出口能力;既要引導和支持企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也要發揮好威海服務貿易綜合服務平臺的專業功能,爲服務貿易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威海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洪偉說。

膠東經濟圈之於山東,意義重大;膠東經濟圈一體化之於威海,更是融入大局,共享開放的窗口。威海市新舊動能辦副主任於習文說:“把握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機遇,我們要突出自身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的優勢,重點推進圈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互補協作和創新資源共享,加快威海海洋產業優勢與青島市海洋科技優勢結合,打造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同時,搶抓RCEP戰略機遇,深化招商引資、跨境電商以及經貿技術等各領域的深度合作,並在基礎設施、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信用體系建設等多領域、多層次實現互聯互通。”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威海在“雙循環”戰略中的機遇空間廣闊。

山東港口威海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連偉亮認爲,在“雙循環”戰略中,應該把現有優勢充分轉化爲具體實事兒:“未來,我們將海向開航線、擴倉容、拓中轉,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加密對韓客滾航線、青威快線,環渤海內貿中轉航線,增開日本和東南亞航線,打造近洋貿易橋頭堡。積極推進‘四港聯動’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提升中韓跨境多式聯運服務能力,打造一批優質港產城融合項目。”

機遇往往與挑戰並存。在外部環境變化加快、政策調整頻率提速的情況下,怎麼變中求機、化危爲機?關鍵就看誰能在困局中看到未來,誰肯率先改變自己適應未來,誰有能力、有準備引領未來。

當前,威海正在加快構築“四新”經濟高地,突出工業互聯網,做強優勢產業集羣。隨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調整,工業互聯網升級擴面的時間被大幅提前,“十四五”正是利用工業互聯網改造提升威海製造業的最好時機。

“如何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先人一步、領先一招?我們要着力做好信息化賦能產業發展這篇大文章,在生產方式智能化變革、工業互聯網推廣、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上搶佔先機。”威海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徐連敏說,未來爭取利用3年左右時間,打造100家以上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決策換腦,加快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充分發揮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戰略支點作用,推動優勢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行業資源,搶佔發展高地。支持骨幹重點企業建設企業級平臺,推動小微企業信息化普及,引導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協同製造、服務型製造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製造業發展新空間。”

國家在構建發展新發展格局中,把戰略基點放在內需上。如何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我們擴大內需的重點是什麼?

威海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科科長孫華軍說:“我們將牢牢把握‘創新’‘綠色’‘升級’三個關鍵詞,積極培育5G時代消費熱點,鼓勵生鮮配送、無人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線上線下業態融合體驗模式。加快發展綠色商超、綠色電商等流通主體,全面推進消費升級,加快打造夜間經濟集聚區,組織各類夜間特色消費活動,充分釋放新一代消費熱力潛力活力。”

更高水平開放中的威海擔當

面向下一個五年和更長一段時期,摸清自身“家底”,找準比較優勢,把手中的“王牌”好好組合起來,才能打出一手好牌,把握新階段,融入新格局。那麼,面對新的競爭態勢,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中,威海有哪些比較優勢,怎麼打好優勢牌?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如何放大對韓合作優勢?

榮成靠漁業“發家”,海洋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的60%以上,榮成市委書記包希安說,後續工作中,榮成市將對海工裝備等進行深入探討,提高海洋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比重。在大力發展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等優勢產業基礎上,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新醫藥與醫療器械、時尚和休閒旅遊、醫養健康等產業同步發力。

着眼高質量發展,榮成市也有了工作打算。通過重點實施一些體量大、質量高,以及有高新技術、有技改投入的項目,向產業現代化邁進。同時,還要重點對接國企央企,招引新經濟、新業態,通過“高層對接+推介會宣傳”的形式,計劃舉辦10次以上市級層面專題活動。通過本土企業轉型升級和新興項目引進“雙向”發力,實現產業發展“質”的提升和“量”的擴張。

綜合保稅區有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綜合保稅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徐東明說,要重點在東聯西通上做文章,利用發展國際商品轉口集散貿易,建設“四港聯動物流園”,暢通“四港聯動”+“綜保區”+“一帶一路”的物流大通路,打造成爲東聯西通的樞紐節點。依託省內首個全模式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全力以赴抓招商引平臺,建設省內唯一、全國領先的9610、1210、9710、9810、轉口等全模式跨境電商聚集區,加快建成聯動日韓、輻射全國的國際商品集散交易中心。

“深耕日韓”導向下,綜保區還要加快在特色產業培育上求突破,以貿易流的優勢追溯國際資金流、信息流,培育壯大以電子信息爲主導的先進製造業,引進發展保稅研發、檢測維修、融資租賃,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和貿易鏈上的服務業。

各區域將自身比較優勢極力放大的同時,我市也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中,通過選好主攻方向、利用好試點建設,放大對韓合作優勢。

經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曉東說,要聚力突破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持續提升韓樂坊特色街區品牌,加快打造中日韓跨境電商聚集區和國際物流中轉樞紐,加快打造全市對外開放新高地和麪向日韓開放的橋頭堡。“我們將把智能製造、航運物流、數字經濟、創新經濟等產業作爲主攻方向,緊盯產業生態來佈局,吸引帶動高端優質項目和各類要素資源向園區加速集聚,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羣,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威海與韓國,隔海相望。如何把天然的地緣優勢,轉化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威海市商務局局長喬軍認爲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第一方面,要把東西雙向互濟的中韓之間黃金大通道繼續建設好,第二方面,要建好中韓交流的特別是產業合作方面的園區載體,第三個方面,要雙方加強全方位的人文交流。(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孫世超 楊彩明/文 資料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