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雖然人類開始解開“電”的奧祕,是從十八世紀中葉美國人富蘭克林“冒着大雨放風箏”開始,真正開始“發電用電”,讓我們的生產生活從此“來電”,更要等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但中國的古代漢字裏,卻是早早有了“電”字。

“不來電”的中國古代,“電”字是怎麼來的?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裏,“電”的本字是“申”字,其甲骨文裏的模樣,就好像霹靂閃電在朝着四方伸展的樣子。然後從周代的“金文”,到“小篆”“隸書”等各種字體,那常與驚雷暴雨“組團”出現的閃電,就變成了繁體字裏的會意字“電”,然後才成了簡化字“電”。清代典籍《說文解字句讀》裏,更生動闡明瞭“電”字的演變過程:“知申是古電字,電則後起之分別文”。

這個過程,也恰縮影了“富蘭克林放風箏”前,中國一代代古人們,對雷電現象的觀測、記錄、認知。

中國古人對於雷電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商代的殷墟卜辭,然後從歷代官修史書到古代學者著述,乃至野史筆記小說,都有大量“雷電現象”的記錄。尤其史不絕書的,就是雷電製造的各類災害。比如《晉書》裏的長安城,就曾經“大風震電,壞屋殺人”。《宋史》裏的海州刺史梁彥超,也被當地的雷電擊傷,南北朝年間,雷電造成的天火,在豫章郡“燒三千餘家”。明代薊州地區的“大風雷”,也是“拔木揠禾,牛馬有震死者。”

可以說,自古以來,那看上去無比明亮的閃電,就不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與古人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天象”。

而在古代各類雷電災害裏,最爲觸目驚心的,當屬雷電造成了一場場火災,這事兒,就連帝王家也難倖免。三國孫權的皇宮,唐玄宗的東京應天門觀,明王朝的太廟,這些古人眼裏極難接近的“重地”,都曾被閃電打成一片火海。特別是明朝崇禎十六年,大明太廟遭到雷電轟擊,通宵的雷雨下,“太廟神主橫倒,諸銅器爲火所爍,熔而成灰”。是爲明朝亡國前夜,又一悽慘場景。

“皇家禁地”尚且如此,民間對閃電的抵抗力,自然更脆弱:南北朝年間的恆山寶林寺,就曾經“電火燒塔下佛面”,宋朝的“欽州大雷震”,也是“火焚城屋”,元朝年間元大都的萬安寺大火,竟是“雷雨中有火自空而下”,這雷電中天降大火的慘景,甚至讓“帝爲之泣”。明代弘治年間的貴州雷災,也是“擊損田苗”,還“毀神樂觀祖師殿”。在科技落後的古代,別管是皇帝抹眼淚,還是求神拜佛,閃電帶來的破壞,都是攔不住。

也正因閃電如此巨大的破壞力,所以古人對於“電”,也是常年敬畏,因此也衍生出種種關於“電”的傳說。在《山海經》裏,就有了專門產生雷電的“雷澤”,負責“發電”的“雷神”長着“龍身而人手”。發展到宋代,“發電”這事兒就不是“雷神”一個人戰鬥了,“雷神”負責打雷,“發電”則是“電母”來負責,《集說詮真》裏形容電母是“貌端雅,兩手各執鏡”。元朝以後的民間小說裏,“電母”還多了一個通俗稱號:活閃婆。

所以,很多古典名著裏形容某某人輕功好速度快,往往都給加個稱號“活閃婆某某某”,就是說他跟電一樣快。

而除了這類敬畏與藝術加工外,一代代中國古人,也從未放棄探索電的奧祕。比如漢代王充的名作《論衡》裏,就批駁了不少關於“電”的神怪傳說,認爲“雷者太陽之激氣也”,即夏季太陽強烈照射產生了雷電,所以“天地爲爐大矣,陽氣爲火猛矣,雲雨爲水多矣”,“打雷下雨”的一系列過程,幾乎全部闡釋。爲了印證自己的觀點,王充還做了古代史上著名的模擬實驗:用一斗水灌正在冶鐵的烈火,現場頓時“氣激敞裂,若雷之音矣”。這樣的科學實驗與結論,放在那個時代,堪稱遙遙領先。

也正是類似王充這樣,一代代古人精確的觀測與實驗,早在“富蘭克林放風箏”前,中國古人就得出了許多關於“電”的科學理論:先秦年間的《莊子》等典籍裏,就提出了“摩擦生電”的猜想,南北朝科學家祖沖之也將其總結爲“震爲雷,激爲電,和爲雨,怒爲風”。宋朝大儒朱熹也將雷雨生成的原因歸納爲“陰陽之氣,閉結之極,忽然迸散出”。明代劉伯溫也科學概括了雷與電的關係:“曰雷者,天地之鬱積而發也,陽氣困於陰,必迫,迫極而迸,進而聲爲雷,光爲電。”

這些觀點,儘管與科學真相還存在着出入,卻是不同時代,一批批探索者的研究心血。他們就像科學道路上的探路者一樣,一代代接力,尋求着最接近科學的答案。

而且對於古人來說,這些艱苦的探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重要一條,就是判定天氣。在天文條件落後的古代,“雷電”有時就是古人判斷天氣走向的風向標:唐代的《相雨書》裏,就收錄了大量判定天氣的諺語,其中“電光出西北方,雨出傾壁也”正是當時公認的經驗。“未雨先雷,船去不歸”也是當時人們的出行參考。元代典籍《田家五行》裏,更把夏季出現的閃電次數、頻率、地點,都作爲降雨的判斷依據。清代典籍《農侯雜佔》裏,也有專門的“電佔”,即依據雷電出現的狀況,不同季節合理安排農事農時。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繁體字“電”,會有一個“雨”字頭,這不只是古人對“電”的科學認知,更見證了“電”對於古人生活的價值:不只是災難的恐懼與破壞,更是一代代中國人認知自然,思考自然,防災避災的艱苦探索。看上去離古人很遠的“電”,卻實實在在關係着老百姓地裏的糧,餐桌上的飯。

以這個意義說,許多在特定的時代,看似“不靠譜”“沒用”的科學探索,其實卻對於未來的發展與人類的進步,有着重要的意義。從當年的“探索電”,到現代社會的“火箭”“登月”,都是這樣一路走來。那些有着睿智眼光與莫大勇氣的科學探索者們,無論任何時代,都當得起我們深深的敬意。

參考資料:閆雨婷《中國古代雷的研究》、張德二《我國古代對大氣物理現象的認識》、韓文剛《我國古代的雷電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