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代自古多文人,有藏書之風,宋朝以後,江浙一代的經濟發達,讓私人更有條件藏書,在古代,除了寺廟有藏經閣、皇家有藏書院,民間基本沒有像現代的圖書館一樣的機構,有實力的讀書人有私人藏書樓,不對外開放。

僅以杭州爲例,丁丙的八千卷樓、孫宗濂的壽松堂、杭世駿的道古堂都是在當時較爲著名的藏書樓,而最古老的藏書樓當屬寧波天一閣,也是亞洲最早的藏書閣,但由於戰亂等原因,大部分藏書樓建築都沒有保留下來,在杭州保存最爲完善、較爲著名的是皇家藏書樓文瀾閣。

文瀾閣的前世今生

去過浙江博物館孤山館的朋友肯定都見過文瀾閣,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距斷橋白堤不遠的孤山之側,坐北朝南,風景優美遊人如織,但卻異常的僻靜,既可以安心讀書又可以陶冶性情。據《兩浙鹽法志》卷二《文瀾閣圖說》“閣在孤山之陽(南麓),左爲白堤,右爲西泠橋,地勢高敞,攬西湖全勝。外爲垂花門,門內爲大廳,廳後爲大池,池中一峯獨聳,名 ‘仙人峯’。東爲御碑亭,西爲遊廊,中爲文瀾閣”。

杭州文瀾閣的修建與《四庫全書》有關,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爲了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乾隆皇帝決定編纂書籍,於是四庫館成立,開始編纂《四庫全書》。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年十二月,《四庫全書》第一部書稿繕寫完成。乾隆皇帝下詔先抄寫四部分別藏於文淵、文源、文津、文溯四閣,即“內廷四閣”。“

乾隆皇帝考慮到江浙人文氣氛濃厚,讀書人也多,因此允許《四庫全書》在江浙廣爲流傳,以光文治,於是在乾隆四十七年下詔,在 原《四庫全書》的技術上,抄寫了三部,分別庋藏於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杭州聖因寺的文瀾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這三閣被世稱爲“江浙三閣”,亦稱“南三閣”。從乾隆五十二年(1787)至嘉慶初年結束,共頒發給文瀾閣書三萬五千九百九十冊,文瀾閣是名副其實的皇家圖書館。

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波及浙江,文宗閣、文匯閣毀於戰火。文瀾閣及《四庫全書》也難逃厄運,毀於戰火,但是杭州八千卷藏書樓傳人丁氏兄弟不避艱險,毀家紓難,修書複閣。在光緒六年重建 ,現在的文瀾閣則是在光緒時期的建築基礎上修繕的,目前僅只有一層修繕完畢得以開放,《四庫全書》則被保存於浙江圖書館內。

文瀾閣的建築形態

文瀾閣雖然是皇家藏書樓,卻具有江南園林的雅緻清新的意境,或許也是受到西湖及江南建築風格的影響,文瀾閣佈局的主要特點是順應地形高低,適當佈置亭臺、遊廊、水池和石塊,並通過遊廊使之互相貫穿。

除此之外,文瀾閣建築羣的修建遵循中軸線對稱排列,並且與孤山地形結合,每個建築元素都用矩形體塊來實現與羣體的統一,文瀾閣羣體建築秉承中國傳統建築佈局,建築佔地面積約爲4300平方米,中軸線自南至北依次分佈有門廳、假山、御座房、水池及文瀾閣主樓,文瀾閣主樓爲重檐歇山式建築,共兩層,中間有一夾層,實際上是三層樓房。2001年06月25日,文瀾閣作爲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文瀾閣作爲《四庫全書》藏書的江南三閣僅存的一閣,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而且文瀾閣兼具皇家特色和江南韻味,建築單體從以人爲本的角度出發,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吸取江南民居的建築特色,使得文瀾閣建築羣與西湖風景區融爲一體,因此文瀾閣也成爲杭州文風的象徵,杭州圖書館的文瀾大講堂、浙江圖書館的文瀾論壇均取自文瀾閣。文瀾閣因此成爲杭州西湖旁孤山一帶亮麗的風景線,煥發着別樣的光彩。

參考資料:單 丹、程師圓、丁志敏:《文瀾閣建築空間形態研究》徐瑩瑩:《杭州文瀾閣建築文化探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