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有時節,季節有更替,人也是隨着自己年歲的不同會遇見不同的事承擔不同的責任,而中藥的採收更是對時機要求頗高。有些以葉入藥的需要在開花前或花盛開時採收,以果實或種子入藥的多需要在快要成熟時採摘,若是以根莖入藥的一般在秋末或開春時採收,這是因爲在不同的時間植物的營養成分在各部位是不同的。諸位多少可能聽過這句老話,“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由此可見一斑了。不過由於我國地域廣大,跨多個溫度帶,所以各地根據其當地物候的不同,採收時間略有不同,但總的規律是如此的。

茵陳嫩苗與茵陳蒿區別不大,只是茵陳蒿稍微老一點兒,但還是很嫩的,高度在6~10cm的都是入藥之選。茵陳蒿對生存環境不怎麼挑剔,全國各地均有,山坡、路邊都可發現其蹤影,採摘之後一般洗淨陰乾,不適合暴曬幹之。有的人或以爲此蒿乃爲諾貝爾醫學獎有所付出的青蒿,其實二者均屬香氣撲鼻的菊科植物,但還是不一樣的,茵陳源於植物茵陳蒿,青蒿則源於黃花蒿,此外二者作爲中藥的功效也是不同的。茵陳蒿過去又被稱爲綿茵陳,其味苦,性微寒,能歸脾、胃、肝、膽四經,可想而知,抓住了脾胃和少陽這兩個樞機,治病可謂事半功倍。茵陳蒿主要功效爲清利溼熱、退黃疸,是治療黃疸的不二之選,不論是實證陽黃還是虛證陰黃,都有茵陳蒿的一席之地。

不過因爲茵陳蒿其性苦泄下降,兼有清利溼熱之功,所以凡因溼熱薰蒸而發黃者,茵陳蒿基本都是君藥,因爲效對病機,乾隆御醫黃元御高度讚揚茵陳“利水道而瀉溼淫,消瘀熱而退黃疸”。過去醫家曾單用本品,大劑量煎湯內服治療溼熱黃疸,更多的是放在複方當中以便更加切準臨牀上的複雜病機,大黃、梔子與茵陳形成了治溼熱黃疸的千古名方——茵陳蒿湯,中醫治療黃疸膚色鮮黃、腹脹、大小便不利者就常以此方爲基礎方,正如葉天士所言,茵陳“苦平可以清心肺,微寒可以解溼熱”。如果小便不利症狀顯著的,還可以配伍豬苓、茯苓、澤瀉等利溼藥,比如茵陳五苓散這一方,李中梓就曾說過“茵陳專理溲便,本爲膀胱之劑”。此外,茵陳蒿還曾用來治療溼瘡瘙癢流黃不斷,這種溼瘡多因爲溼熱而起,所以取其清溼熱之功,可煎湯外洗患處,也有內外同用以加強療效者。由於茵陳苦寒,所以要是用來治療寒溼陰黃患者,一般都要配伍附子、乾薑這類的溫中散寒之品,比如茵陳四逆湯。總的來說,茵陳運用於陽黃的治療佔比更多,常用劑量爲10~30g,過量、久用都有傷人之正陽的可能。

另外有味名字與茵陳蒿十分相似的藥,名爲“鈴茵陳”,又有別名如“金鐘茵陳”、“黃花茵陳”,過去曾有民間中醫將其作茵陳蒿用來治療黃疸,但二者還是有較大差別的。鈴茵陳屬玄蔘科陰行草,性味苦寒,善入血分,具有清熱利溼、涼血祛瘀之效,藥典記載可用於黃疸型肝炎、尿路結石、便血等病症。比起茵陳蒿,鈴茵陳藥力更竣猛些,不屬於臨牀常規用藥,而且20世紀90年代有出現過患者自服含有鈴茵陳的土方而致腎功能損害的報告,方中鈴茵陳劑量達到60g,如此苦寒之品斷不可在沒有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服用這麼大的量。臨牀用藥須謹慎,生命寶貴不能兒戲。沒有專業醫生的指導用藥,更可能感受到藥的“三分毒”,而沒有發揮出藥物的治療作用,得不償失。【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徐長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