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杜少卿是作者用力用力塑造、傾注了無限情懷和寄託的正面人物,但讀了幾遍《儒林外史》,我總是對這人喜歡不起來。

杜公子出身官宦世家,原本繼承了不菲的家產,便是什麼都不做,一輩子衣食無憂也是沒問題的。無奈這位是升級版的賈寶玉,不僅厭惡科舉做官,對做一個優哉遊哉的富貴閒人也沒興趣。他最喜歡的是當“豪傑”,最愛聽別人的恭維感謝。但凡遇到有人向他訴苦哭窮,求他幫忙,或者就說見過他爹,不管是真的假的,要辦的事兒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他都會毫不猶豫,將銀子大把大把地送給人家。

杜少卿在小說31回登場,看起來很是英俊瀟灑:

“頭戴方巾,身穿玉色夾紗直裰。腳下珠履,兩眉劍豎,好似畫上關夫子眉毛。”

此時,他住着花園別墅,家中奴僕衆多,招待客人的食物是這樣的:

“餚饌都是自己家裏整治的,極其精潔。內中有陳過三年的火腿,半斤一個的竹蟹,都剝出來膾了蟹羮。”

這些喫食雖然比不上《紅樓夢》中賈府的精緻,但這“陳過三年的火腿”“半斤一個竹蟹”,後來還拿出了一罈埋了九年的糯米陳酒,着實比胡屠戶的大腸和馬二先生的燉肉更有富貴氣。

便是在這段故事中,在杜家花園享受美酒佳餚的食客們,除了一個韋四太爺外,其餘人都各懷鬼胎。他們喫過喝過醉過之後,便以各種理由求杜少卿資助:臧蓼齋要走了300兩銀子,張俊民要了120兩銀子,鮑廷璽想要幾十兩銀子開個戲班,杜少卿說幾十兩銀子不濟事,一揮手便給了他100兩……如此被人騙喫騙喝最後還騙錢,甚至賣房子賣地賣衣服的,杜少卿這不是傻嗎?

作爲讀者,我們理解窮困卑微的周進,感慨中舉發瘋的范進,同情勤儉吝嗇的嚴監生,喜歡迂腐卻正直的馬二先生,嘆息見利忘義的匡超人,甚至對老騙子洪憨仙、小騙子牛浦郎、淺薄粗俗的胡屠戶,都充滿了好感——他們真是又好笑又好玩。

但對杜少卿,這個自以爲是的傻子,真是完全無感。

雖然在作者的筆下,杜少卿又有學問又有情懷,又慷慨大方又重情重義,差不多集所有優點於一身了。但如此一來,讓他既不好玩也不可愛,真是太沒勁了。

當我開始關注小說中喫喝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位看起來沒勁的杜公子,原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杜少卿在老家敗光了全部家產之後,帶着賣房子生下的錢,帶着妻子搬到南京。然而在南京他依舊大手大腳,逮着誰給誰錢,很快身邊就所剩無幾了。這時候,有個他祖父的門生寫來一封信,說向朝廷推薦了他。杜少卿沒興趣應召做官,但還是專程來到安慶來感謝這位世叔。

此時他已經沒錢了,將家中的一個金盃當了30兩銀子作爲路費。在安慶,他依舊是大家公子的散漫作風,沒錢也充大頭,賞這個,送那個,到了回去時,連三兩銀子的船費都拿不出來,只好先欠着,說到南京再付。

不想遇到逆風,船到了蕪湖便走不動了,船家要買米做飯,杜少卿找來找去,只剩下五個錢,終於覺得鬱悶了。

“杜少卿算計要拿衣服去當,心裏悶,且到岸上走走,見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喫了一開茶;又肚裏餓了,喫了三個燒餅,到要六個錢,還走不出茶館門。”

杜少卿兜裏只剩下五個錢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連一杯茶三個燒餅都喫不起了。想當初大把銀子白給別人,萬貫家私都被敗光了,此刻人在逆旅,一文錢難倒了天長縣的豪傑好漢。

就在他徘徊無計間,竟然遇到了一個南京的熟人道士來霞士。來霞士替他付了茶錢和燒餅錢,又恰巧遇到韋四太爺,得知他只剩下了五個錢,韋四太爺哈哈大笑,贈送給杜少卿10兩銀子,讓他順利回到南京,並付了船錢。

回到家後,杜少卿也不隱瞞,跟妻子津津有味地講起這三個燒餅都喫不起的尷尬,“娘子聽了也笑”——竟是也不以爲意,夫妻真是志同道合,彼此有着會心一笑的懂得與諒解。

桂花樹下的陳釀佳餚,能喫得浪漫詩意;路邊小店的三個燒餅一杯清茶,也能甘之如飴。過得了豪門公子的恣意放縱,也不介意尋常士人的捉襟見肘,這樣的杜少卿,實在是性情中人,也是可笑可愛的。

至於那些被他敗光的財產,被他隨手灑出去的銀子,他原本就不想留的,反正也不是自己掙來的,誰花不是花?對方君子還是小人,用於正道或者歧途又有什麼關係?他也從不後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坦然擔當自己的選擇,心甘情願認賭服輸。

如此驕傲清高,如此瀟灑豁達、如此傻乎乎的樣子,讓我對他路轉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