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武帝,大家的印象可能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尤其喜歡軍事擴張,不過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也是經歷一番磨難的。

漢武帝是少年登基,在朝中可以說是毫無根基,最後靠的是其出衆的帝王手段才獲得了權力,今天我們就不聊漢武帝的赫赫武功,我們來說一下漢武帝令人不寒而慄的帝王權術。

爲什麼用“不寒而慄”這四個字來形容?因爲在漢武帝的王權之下,敵對者“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武帝時期的政治局面

在古代王權接替之中,最爲危險的一種情況就是幼主繼位,漢武劉徹繼位的時候年僅15歲,面臨的正是這種情況,當時劉徹剛剛登基手底下根本無可用之人,手中更無權力。當時的朝廷之上,大致分爲兩派勢力:

實力最強的當屬竇太皇太后和劉徹的表叔竇嬰,這一派深耕朝廷多年有着很多老臣的支持,把持了朝廷之上的軍政大權。

而另一派系則是劉徹生母王太后和親舅田蚡,這一派系母憑子貴算是朝廷之上的新貴派。

貴爲皇帝劉徹卻只能在兩個派系之間夾縫求生。

公元前140,臣相衛綰因病免職,這一職位的空出在朝野上下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漢朝雖然設立了三公之位,但是權勢最大的還是相位,不管哪一派系掌握了這個位置都可以掌握政權。少年劉徹自然也是對此心動,所以他想要將這位置給親舅田蚡,畢竟親舅掌權也有利自己這個做外甥的。

不過劉徹敢給田蚡丞相之位,田蚡和王太后卻不敢接這高位。

原來這王太后在進宮之前曾與普通人結過婚,還曾經育過一子,此事一直是王太后心中的一根刺。因此,王太后派系不敢與竇太皇太后撕破臉,就是怕竇太皇太后以此事威脅。

當然,除了這一點外,王太后派系還有另方面的考慮,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田蚡對於這個丞相之位還是很感興趣的,因此也曾求過姐姐王太后,讓他幫助自己成爲丞相。不過田蚡的門客籍福卻勸阻道:

“魏其貴(竇嬰)久矣,天下士素歸之。今將軍初興,未如魏其,即上以將軍爲丞相,必讓魏其。魏其其爲丞相,將軍必爲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讓賢名。”

古人很注重名望,籍福認爲,竇嬰已經成名已久,天下的士子都仰慕他,因此不能和他爭這個位置。不如主動讓出,反而能落下一個讓賢之名。

從這裏可以看出漢武帝的地位有多尷尬。丞相一職由誰擔任,全憑竇太皇太后與王太后的心情,自己絲毫做不了主。

漢武帝的帝王權術

可漢武帝也不是常人。

在這次竇太皇天后與王太后的角逐中,王太后無疑是佔下風的,不過漢武帝卻給田蚡安排了一個很有分量的職位——太尉。

太尉雖然不及丞相,但也相當於中央最高軍事長官,天下武官之首,是可以與最高行政長官丞相相抗衡的存在。

漢武帝這一手安排不動聲色地平衡了朝中勢力,又能激化他們的矛盾,讓他們互相爭鬥去,自己坐享其成。後來明末的崇禎皇帝就是不懂得這一道理,將魏忠賢一黨全部清除,直接導致東林黨崛起,釀成滅國慘禍。

帝王權術最是講究平衡之道,當皇權弱小時,放任朝中一家獨大絕非好事,扶持其敵對勢力令其互相約束,而皇帝利用這段時間發展自身,方纔是帝王權術。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皇太后去世,漢武帝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接替了本屬於自己的權利,皇權得到壯大。而相對的,王太后也失去了制約,其代表人物田蚡一家獨大。

面對這種局勢,漢武帝並未着急,因爲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能力強行奪權,他需要等,等到對方犯錯,最終給予致命一擊。漢武帝就如同一條毒蛇一般,伺機而動,動則是致命一擊。

因此,漢武帝對於田蚡的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失去制約以及漢武帝“默許”的情況下,田蚡變得囂張跋扈。

朝野中,他肆意安排自己的親信爲官,不僅如此,田蚡還公然佔用公家的土地給自己建私宅,欺壓百姓爲自己斂財等等。

對此,漢武帝並未進行實質性的約束,只有再田蚡太過分的情況下,漢武帝纔會出面發一下牢騷:

“你安排的人手還不夠嗎?我還想着安排幾個呢!”

顯然,漢武帝的牢騷並不起什麼用,田蚡收斂一段時間之後,又更加忘乎所以了。

禍起小事

竇嬰所依仗的太皇太后早已去世,而皇帝也疏遠於他,可謂是權勢盡失,從前絡繹不絕的府邸再也無人拜訪了,這讓心高氣傲的竇嬰如何能夠忍受。而更加刺激竇嬰的是,曾經屈居自己之下的田蚡現在居然有如此權勢,而且自己當年還算提攜過他,現在他得勢了居然就翻臉不認人。

心生不滿的竇嬰和自己的好友灌夫天天關起門來數落這田蚡,時間久了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互相引爲知己。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之女。王太后作爲田蚡的姐姐爲了給田蚡漲面子,就下令朝中大小官員都前去祝賀。

都應與灌夫也在宴席之中。

由於竇嬰的失勢,田蚡的追隨者中自然不缺落井下石之人,貶低昔日田蚡的對手,無疑是討好田蚡的好方法。因此,平日裏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竇嬰與灌夫反而成爲了“焦點”。

灌夫劇照(右)

這讓灌夫很不是滋味。心生不滿的灌夫趁着酒勁兒,與冷落他的衆人爭執了起來,最終把宴會搞得不歡而散。

自己大喜的日子,竟然出現這種事兒,平日裏都是他欺負人,怎麼受得了這種氣?田蚡可不管灌夫大鬧宴會的原因,直接就將他給抓了起來。並且扣上了一頂大帽子:

大不敬之罪!

這宴會是王太后下令召你們前來的,你灌夫大鬧宴會,就是對太后的大不敬!要將灌夫置於死地。

政治鬥爭就是如此,很多時候被人揪住一個“小辮子”,就能被扣上“大帽子”。

灌夫是爲自己出頭而遭此災禍,竇嬰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不過此刻他已經沒有了權勢,自然鬥不過田蚡。

那怎麼辦呢?竇嬰只好求助於漢武帝,稱他酒後神志不清,罪不至死。

其實這件事真不大,明眼人都很清楚是田蚡故意整竇嬰與灌夫的,“大不敬之罪”能不能坐實,也就是漢武帝一句話的事兒。

可漢武帝的處理方式卻很是詭異。對此,《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的:

(竇嬰)具言灌夫醉飽事,不足誅。上(漢武帝)然之,賜魏其(竇嬰)食,曰:“東朝廷辯之。”

在資治通鑑中,很明確的記載了“上然之”這三個字,可以看出漢武帝也不認爲灌夫的過錯有多大。並且還樂呵呵地邀請竇嬰留下來喫飯。

可漢武帝爲何還要進行“廷辯”?

這正是漢武帝的高明之處,一場針對朝堂勢力的大清洗,即將展開。

廷辯中,竇嬰極力爲灌夫開脫,稱其爲酒後失言,並且竇嬰還羅列昔日灌夫的功勞,想要以此來彌補他在宴會上犯下的錯,從而減輕懲罰。

不過田蚡卻極力反駁,說其“所爲橫恣,罪逆不道”,就這般,雙方僵持不下。

見到田蚡不肯退步,竇嬰直接數落起來田蚡近些年來的過錯,將田蚡的罪責都公佈於朝堂之上,田蚡也不甘示弱,以犀利言辭給與竇嬰回擊。

一時間,這場本是討論灌夫罪責的辯論會,直接演變成了竇嬰與田蚡之間的較量。

而這,正是漢武帝想看到的。

最終這場辯論會也沒有一個結果,而漢武帝也並沒有對灌夫進行處罰或釋放,反而針對竇嬰進行了一場調查:

調查竇嬰在廷辯上例舉灌夫的功勞是否屬實,而結果則是以“欺君”之罪將竇嬰關押。

眼見救人不成,自己反被關押了起來,竇嬰慌忙之下讓家人將先皇(漢景帝)留給他的密旨拿了出來,希望以此保住一命。可他太低估了漢武帝的殺心了,漢武帝稱“大行無遺詔”,說竇嬰拿出的這份詔書在宮中沒有副本,乃是僞造,最終將其處死。

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爲“僞造遺詔案”,很多史學家對此事討論許久,因爲竇嬰不大可能在此情況下僞造遺詔,簡直是罪上加罪。因此,“僞造遺詔案”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解釋,爭議極大。

很多人認爲是田蚡與王太后將遺詔副本提前投出,目的就是爲了除掉竇嬰。不過筆者更偏向於另一種說法:漢武帝故意除掉竇嬰的,哪怕是有遺詔的副本,漢武帝也不會承認。

因爲在漢武帝眼中,竇嬰代表的是一方外戚,哪怕他此刻已經無權無勢,也屬於外戚,是皇權的敵對勢力,絕對要除掉。

總之,竇嬰這一派系在這次廷辯之後,徹底消失了。而另一股勢力更大的外戚——田蚡,漢武帝也不會放過。

田蚡劇照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竇嬰是在元光四年(前131年)十二月被斬首,而元光五年(前130年)年初田蚡就病倒了,並且口中唸叨着“服罪”“謝過”之類的話。世人皆認爲田蚡是被竇嬰以灌夫的“鬼魂”纏身,可卻忽略了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漢武帝。

我們有理由相信,漢武帝藉着這次廷辯中竇嬰對田蚡的職責,來給田蚡定罪。只不過因爲田蚡乃是自己舅舅的原因,自然要顧忌母親王太后的意思,不可能直接將其定罪誅殺。

最終,在漢武帝這令人不寒而慄的帝王權術之下,兩股外戚勢力統統被拔除,漢武帝也成爲了大漢王朝唯一的真主,開啓了他雄才大略的一生。

怎麼樣,古人的智慧是不是非常令人歎服呢?爲什麼很多人喜歡讀《資治通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學習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古代帝王們的權謀,令人深深嚮往,哪怕學習十之一二,絕對能在工作中成爲一個王者。

相對於那些教你如何提高情商、如何賺錢的書籍,我國的史書更值得各位去讀,因爲史書記載的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而不是隻有空口白話的心靈雞湯!

因此,若想提升智慧,提高權謀,筆者建議各位要讀一讀《資治通鑑》,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而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在這本書史書中,重點介紹了劉邦、張良、蕭何等君臣之間的權術之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資治通鑑》原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書,教得全是權謀。只要學好了《資治通鑑》裏的權謀,無論是爲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由此可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確實是一本相當厲害的書,越讀越有韻味,越讀你的腦子就越清醒。

但是對於普通大衆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喫力的。因此,筆者向大家推薦一套白話版本的《資治通鑑》。

這套書是由全國百名大學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並且經過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商務印書館等權威機構進行校勘。

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這套書的封面製作也非常考究,送領導,送朋友都非常有面兒。

做爲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這套書現在在做活動,一套6大本,原價1580元,現在百度讀者只要168元,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筆者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就快沒庫存了:

#漢武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