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生活中最能感染人心的,也許往往是那些看似很尋常的小事;而最能體現朋友之間情誼的,也會往往會是那些自然而又平淡的交往。

不刻意顯擺、吹捧,也沒有太多的講究,令人舒適的交往方式才見“真情”。

我們今天這裏所分享的這首詩,就恰好體現了一種“真情”,它也是一首被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詩。相信再次品讀時,我們都會從中汲取到不一樣的東西。

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目中的“過”怎麼理解?當然是拜訪的意思。去拜訪老朋友,既不像拜訪領導那般,有種“壓力”,也不似平日串鄰居那般,十分隨便。所以,這樣的拜訪,很“特意”、“溫馨”、令人期待。

首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在這裏作者先交代了事情以及起因。老朋友特意備好飯菜,邀請作者去做客,他當然會赴約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介紹,作者已經將他和“主人”之間的關係告訴了讀者——自然、親密。還有一點,那就是此處已經奠定了“田園氣息”,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從“具雞黍”和“至田家”六個字中,它們都獨具田園生活的風格。

頷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前面說去做客,這聯便寫到了朋友家周邊的環境。這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有綠樹掩映,有青山懷抱,讓人一下子就能夠在腦海裏勾勒出畫面來。在物象方面,作者只寫到了“綠樹”與“青山”,難道再沒有其他的景物可寫了嗎?當然不是,只是這兩個物象最能凸顯村莊的恬淡環境,作者從“大處”下筆,將主色彩臨摹出來。

其實這樣就夠了,我們需要表達什麼,就去選擇相應的主物象來爲詩所用即可。如果把所有物象都拈過來,不僅詩的字數不答應,更重要的是會讓詩的內容顯得雜亂,有堆砌感。這是寫詩擇物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要領,詩巷在格律詩寫作課程中詳細地講到過,相信跟隨課程的老巷友已熟爛於心。

頸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一聯寫的是在朋友家的相關情景。打開窗戶,能夠看到主人家的打麥場和菜園子;坐在屋子裏看着這樣的景色,和主人邊喝酒邊談論着當年的收成,這種場面足夠愜意吧?這是最平淡的描寫,也最具親切的味道,還原了農村實實在在的生活。

頸聯其樂融融,具有動感方面的韻味補充。我想,在這樣的情景下,任何人都會被感染,內心的喧囂會被息滅。換句話說,就是對田園生活充滿嚮往與留戀。所以,作者更是如此,那麼尾聯的產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尾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作者這次全程高興又滿足,興致不減,已經跟主人約了下次的拜訪。仔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這兩句寫得真是自然,將一個人簡單快樂的內心完全展現出來。其實,我們自己也會這樣,當與興趣相投的朋友相談甚歡時,都有“希望下次再續”的打算。

那尾聯爲啥非要說到重陽日?非得說菊花呢?答案簡單明瞭。菊花乃高潔之物,所以作者這裏用“就菊花”來告訴我們,他與朋友都不是同流合污的俗人,跟菊花一樣有着清高的風骨,從精神與境界上將詩抬高了一個層面。

綜觀整首詩,它不華麗、不誇張,用樸實的語言謳歌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道出了一份友誼的珍貴,淳樸自然,卻有力地感染了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