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 生態環境部的牛年“開門炮”爲何對準長江經濟帶?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就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力約談安徽省池州、江西省上饒、湖北省孝感、湖南省衡陽、重慶市南川和四川省遂寧等六市(區)政府。

這些市(區)都存在哪些問題?爲何選在此時對它們進行約談?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必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是生態環境部首次針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約談,也是牛年的“開門炮”也是對反面典型的“當頭一棒”,要向外界傳遞“十四五”期間環保工作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導向和信號。

記者: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現在很多人其實都還沉浸在春節的氣氛中。2021年生態環境部的首次約談,爲什麼選在這個時候?

徐必久:這是“開門炮”,也是對反面典型的“當頭一棒”。我們在新春伊始約談,就是要進一步傳導壓力,推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

往年是要現場約談,今年是視頻形式。但不管是採取什麼方式,壓力是一樣的,甚至今年的壓力可能還要更大。

這次約談是向外界傳遞一個鮮明的導向和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超額完成,但我們不能有“歇歇腳”、“放放鬆”的思想,還是要保持戰略定力,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此前生態環境部約談地方政府大都是集中在大氣領域,爲何今年首次約談是選擇了長江經濟帶的突出問題?

徐必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爲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戰略。

這是首次針對長江大保護開展的集中約談,我們以前的約談也有涉及到長江經濟帶,但這次針對性更強,約談對象也更加聚焦,目的也就是要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推動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這次約談的問題,都是長江警示片披露過的。目前,長江警示片已經播放3期,揭露了幾百個問題。通過警示片披露來推動地方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將來我們也會在其他的流域、領域應用,到時也會根據披露的問題以及地方整改的情況來適時採取相應措施。

記者:此次約談的六市(區)都存在哪些問題?

徐必久:這些問題在長江警示片中已經播出來了。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我們又進行了覈實和補充調查,針對披露的問題進一步追根溯源。

此次選擇六個市(區)的典型問題,都是思想不重視、整改不力、甚至虛假整改、長期沒有整改等情節性質非常惡劣的代表性問題。

省裏的整改方案都是向社會公開的,所有問題的銷號都要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也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搞虛假銷號,隨便亂抄別人的整改方案,性質惡劣,這跟造假沒什麼差別!實際上就是造假!對造假行爲是絕對不能手軟的!

記者:從這次約談通報的情況來看,很多問題都是多次提出,但地方仍存僥倖心理,問題依然存在,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比如在重慶市南川區,20174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就反饋了先鋒氧化鋁公司尾礦庫滲濾液長期污染周邊環境問題,也應該在2017年底前完成整改,但咱們調查發現問題依然突出。認爲,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徐必久:這些問題之所以三令五申、多次催辦仍沒有解決,最主要的根源還是思想認識的問題。

這些年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對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保護的意識大幅增強了,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門是口頭上重視,骨子裏不重視;單個事情擺在這邊的時候重視,幾件事情需要權衡時就不重視;一時重視,長時間不重視。要讓它真有肌膚之痛,從思想根源上重視起來。

記者:此次約談之後,如何避免此類問題再度發生?

徐必久:此次約談要求六市(區)黨委、政府制定可操作、可檢查、可考覈的整改方案,並且舉一反三開展排查。整改方案要於20個工作日內抄送生態環境部和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並同步向社會公開。

我們也在研究,在下一步的工作當中,對地方整改不力或者整改滯後的問題要進行督查,對整改的成效要有巡查、抽查或者暗查制度。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鑫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