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2024年首場例行新聞發佈會。

生態環境部新任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首次亮相,並向媒體介紹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相關情況。

美麗中國建設重在“行動”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前一段時間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了要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如何理解美麗中國建設這個目標圖景?

對此,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對《意見》進行概括,即“新圖景、新格局、新起點、新擔當”。

第一,描繪了“新圖景”。從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到目標願景、再到藍圖、再到部署,逐步形成了現在的路線圖、施工圖、任務書和責任狀,不僅真真切切能看得見,而且能實實在在抓得住、落得下。

《意見》作出三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就是到2027年,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展望本世紀中葉,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很顯然,這是面向強國目標、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孫守亮表示,這是一步一個臺階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實現從量變到質變,久久爲功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路線圖。

第二,構建了“新格局”。《意見》明確,要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爲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這要求我們的工作與時俱進,要做到看得更廣、謀得更深、想得更透、落得更實。這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施工圖。”孫守亮說。

第三,標定了“新起點”。“回顧這些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持續加強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研究美麗中國建設指標體系。”孫守亮強調。

第四,彰顯了“新擔當”。建設美麗中國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需要分階段、有計劃地系統推進。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意見》貫徹落實,發揮好職能作用,把統籌協調責任擔起來,把推進實施機制建起來,把重大部署任務落下去,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唱主角、挑大樑。

孫守亮強調,美麗中國建設,重在“行動”二字,這是第一要務。再美好的藍圖沒有行動就是空中樓閣。

監督幫扶發揮重要作用

裴曉菲在發佈會上介紹,爲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生態環境部聚焦重點區域,突出“重污染天氣應對和達標排放監督”兩項任務,協同推進“線上和線下”兩個戰場工作,2023年秋冬季以來,開展了8輪大氣污染現場和遠程監督幫扶,發現問題企業1.6萬餘家,推動解決涉氣環境問題3.2萬餘個。

一是現場檢查,發揮震懾作用。生態環境部抽調全國執法、監測技術骨幹,每月壓茬式安排2輪次現場監督幫扶,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弄虛作假、超標排放、偷排偷放、重污染天氣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4254個,其中干擾自動監測、檢測報告造假、僞造臺賬記錄等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違法違規問題537個,移交司法17個,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3人,保持從嚴執法的主基調。

二是線上推送,督促地方檢查。通過遠程推送識別線索,指導地方自查發現解決環境問題1萬餘個。

三是用好技術,精準識別問題。生態環境部利用衛星遙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污染源自動監測、用電監控等技術手段,融合各類數據信息,構建算法模型,精準識別問題線索,目前問題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85%以上。

監督幫扶對污染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初步估算,2023年監督幫扶共推動污染物減排約39.3萬噸。

“下一步,我們將把重污染天氣應對作爲重中之重,持續選派業務骨幹開展現場監督幫扶,督促各項措施落實落地。”裴曉菲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