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豔美 孫志成

進入城鎮化下半場,城市的發展到了跨越行政邊界,與周邊區域抱團發展的階段。

4月16日,皖蘇兩省聯合印發的《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文正式發佈。作爲首個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的都市圈規劃,當中明確:

南京都市圈由以江蘇省南京市爲中心、聯繫緊密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面積2.7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2000萬;規劃範圍拓展到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壇區和溧陽市,總面積6.6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3500萬。

隨着政策落地,有關於南京升級“國中”、挺進“超大城市”的猜測甚囂塵上。處在上風口的南京能否迎來晉升機遇?對於蘇皖兩省“圈內”成員來說,又將收穫哪些利好?

四提“創新名城”

在今年的南京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要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創新爲第一驅動力的增長方式。如今這一定位得到了國家的肯定與支持。

經過梳理,《規劃》中4次提到“創新名城“:

一是在規劃背景中提到,南京都市圈已具備培育形成現代化都市圈的基礎條件,其中,科創優勢突出,南京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及創新名城建設穩步推進。

二是在發展定位中提到,以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爲引領,建設成爲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要支撐。

三是在發展目標中提到,產業創新融合協同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南京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名城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最後是在重點任務中提到,共建都市圈協同創新平臺,強化重大科創平臺的創新資源集聚能力,支持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

南京科創顯示度正在不斷提高——2020年南京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6500家,全社會研發強度達3.3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81.93件,入選“雙一流”建設的高校和學科數量、在寧工作的兩院院士數量均居全國第三。

“南京將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華山一條路’,”今年3月,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曾表示,南京將繼續突出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形成以創新爲第一驅動力的增長方式,並建議國家支持南京建設成爲“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成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此前有研究表明,都市圈已經成爲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在科技創新領域,都市圈的新技術發展能力、創新能力最強,也是創新過程中最活躍的。

而在空間上顯示出的一個新趨勢則是:以往科技創新是以單體城市爲核心,而現在更多出現在一個都市圈的範圍內。

“單體城市的創新驅動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向外圍擴散,並且跟周邊地區進行一體化。要打造跨區域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分工鏈,需要在機制體制上做很多創新。”

根據《規劃》,對南京都市圈有四大定位,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排在首位。

整體來看,南京都市圈內普通高等院校達到100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25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持續增加,南京以外,蘇南和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疊加優勢日漸明顯。

創新集羣必然帶來產業集羣。這裏的產業主要指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中寫道:“一個國家能夠持續並且提高生產率的關鍵在於,它是否有資格成爲一種先進產業或者重要產業環節的基地。”

《規劃》提出,將推動南京、馬鞍山、滁州等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加強聯動,圍繞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共建合作園區,推動產業轉移轉型發展。

做強中心的機會

從內部結構看,南京都市圈呈明顯的“單中心——外圍”結構,中心城市南京在經濟、人口等方面的領先地位無可撼動:

南京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約佔都市圈的20%,經濟總量佔比超過30%,財政收入佔比超過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金融業增加值佔比超過50%。

隨着《規劃》落地,南京的中心地位以及輻射帶動作用將得到進一步支撐。

以南京都市圈基礎設施爲例,今年即將開工建設的寧馬、寧滁和寧揚三條城際線路,僅南京方面投資就在數百億元。隨着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的改善,中心城市影響的半徑擴大,要素抵達的區域增多,更多地區將被激活。

此前曾有人猜測,待《規劃》正式公佈,南京或將成爲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然而隨着靴子落地,這一願望並未能實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各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有關“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已涉及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瀋陽等多座城市。

對此,當地媒體的解讀是,《規劃》中長江經濟帶重要資源配置中心的定位,實際上就是讓南京承擔“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從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國際性綜合樞紐交通,再到南京都市圈、長江經濟帶重要資源配置中心,南京已在國家大布局中被賦予四梁八柱的地位,國家中心城市,對南京而言,很可能有實無名。”

不過對於南京來說,能級提升的可能並不是單指“國中”。

早在今年南京“兩會”期間已提出五年打造“超大城市”。隨着南京“十四五”規劃綱要公佈,再次明確“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的目標。

都市圈的發展離不開人,而中心城市的人口一定程度能決定都市圈對“人”這一核心要素的聚合度。據統計,南京2019年常住人口850萬人,是GDP全國十強中唯一一個常住人口規模未及千萬的城市。

此前南京出臺人才新政,提出“探索與長三角城市羣中具備條件的省外城市實施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此舉被一些人認爲是針對周邊蘇皖城市的虹吸。但事實上,人口的流動並不都是都市圈內部的流動。

當前城鎮化進程處於人口向發達地區高速集聚的進程中。隨着進一步的融合,南京都市圈可以被視爲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在全國乃至全球吸納資源要素,包括人口。從都市圈周邊地區到中心城市邊緣,再到中心城市核心區,完成“圈外”人口進城的三級跳板。

如何聯動周邊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批覆《規劃》中明確提出“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同城化發展爲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發展機制爲突破口”。

根據《規劃》,南京都市圈的定位之一是要成爲全國同城發展樣板區。具體體現在:率先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產業深度融合、投融資協同、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從路徑上看,要充分發揮南京都市圈跨蘇皖兩省、跨東中部的合作示範作用,健全特大城市與大中小城市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同城先行以“兩區”爲核心,分別指向寧鎮揚和寧馬滁。

早在馬鞍山、滁州等安徽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時,坊間曾一度傳有南京坐實“徽京”之名,安徽及合肥都市圈被南京都市圈“擠出”之說。

但事實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初衷就是打破行政區邊界和“行政區經濟”,在更大尺度的區域空間高效配置資源。觀察整個長三角在都市圈的劃分,基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此次的《規劃》中提出“南京都市圈要強化與長三角其他都市圈合作”——從措辭上看分爲兩個“強化”和兩個“促進”:

強化與上海大都市圈互動,積極融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設,主動承接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和功能疏解,推動南京江北新區、兩省自貿試驗區與上海浦東新區、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

強化與合肥都市圈協同,聯動滬寧產業創新帶與G60科創走廊,先行佈局一批開放式創新平臺和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積極探索重大事項協調推進機制,實現兩圈融合發展、共建共享。

促進與蘇錫常都市圈分工合作,探索建立設施互聯、功能對接、產業互補、市場共享的合作新機制,借力融入全球生產網絡和服務體系;

促進杭州都市圈聯動,推動在數字經濟領域全面合作,推進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探索建立區域性生態資源、生態技術、碳排放交易平臺,推動生態資源資產化。

在今天上午,蘇皖兩省聯合舉辦的《規劃》新聞發佈會上提出,合肥都市圈將與南京都市圈從交通、創新平臺、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謀劃建設G60科創走廊合肥-蕪湖磁懸浮通道,儘快實現合肥與都市圈其他城市全部開通直達高鐵動車。

如安徽省政府長三角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宋宏所言,從區域一體化的經濟密度視角考量,合肥、南京兩大都市圈交疊,是這一區域經濟密度不斷加大趨勢的必然反映,“市場的本質從來就是開放的而並非封閉的。因此,觀察都市圈只能以開放的思維和視野,不能將都市圈‘畫地爲牢’”。

記者|楊歡 程曉玲編輯|劉豔美孫志成杜恆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