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視“二次創作”不能侵犯知識產權

來源:經濟參考報

媒體報道,“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正迎來影視行業“名門正派”的抵制,半個月內連發兩次聯合維權聲明。4月23日,多家影視公司與視頻平臺聯合包括趙麗穎、李冰冰等在內的514位藝人發佈聯合倡議書,再度呼籲短視頻平臺推進版權內容合規管理,清理未經授權的內容。

此前,逾70家影視傳媒單位和企業發佈聯合聲明,呼籲廣大短視頻平臺和公衆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並表示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未經授權就對影視作品內容進行剪輯、切條(將一部影視劇切割成短小片段)、搬運、傳播等行爲,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

當前互聯網上有很多公衆賬號的運營者將一部影視劇切割成短小片段供用戶觀賞,經常刷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對像“五分鐘看完一部電影”二次創作的影視綜藝片段並不陌生。這種做法雖滿足了時間碎片化背景下的用戶需求,但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這些行爲通常都構成侵權。

從著作權法的立法初衷看,保護著作權就是保護智力成果的產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長視頻構成合理使用的主要條件包括:一是,該行爲是否屬於《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情形;二是,該行爲是否影響原作品的正常使用,對原作品構成實質性替代;三是,該行爲是否損害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如果僅僅是簡單地搬運影視劇,那麼無論是整部搬運還是化整爲零,都談不上什麼“二次創作”,而是法律所不允許的侵權行爲。尤其是一些影視“搬運號”打着“作品評價”的名義,明目張膽剪輯、“搬運”熱播影片和電視劇,並通過直播帶貨、軟性植入等方式牟取利益。

毋庸置疑,短視頻侵權亂象絕非只是市場與行業問題,更是社會與文化問題,須以更高站位、更大視野對其進行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監管。一方面,要降低原創作品權利人的維權門檻和維權成本,如通過明確侵權作品的性質、建立侵權損失評估標準等方式實現;另一方面要考慮推出優化授權許可模式,如通過建立影視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引入共享協議模式等方式實現。除了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法律法規外,全社會要充分認識到,保護影視劇版權不能僅僅寄望於短視頻行業的自我淨化,需要各個社會層面的努力,共同打造良好的行業生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