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江泰全球救援聯盟主辦的2021全球救援服務論壇在北京舉行。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院長謝朝武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他指出,從遊客出行的事故結果來看,中國遊客出境旅遊風險的區域分佈主要分佈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風險程度具有巨大的差異性。東南亞和東亞是自然災害的多發地,中亞、西亞和北非的政治動亂和恐怖主義的安全形勢相對比較嚴峻。“一般的民衆認爲非常安全的歐洲和北美,這些地方卻是盜竊和搶劫高發的旅遊地。”

他認爲,中國的商業救援企業在當前形勢下仍然任重而道遠。一方面是因爲商業救援企業的國際化水平還有待提升,同時商業救援體系系統化的網絡還有待拓展,救援產品的細分類型、救援業務的覆蓋範圍、保險責任的覆蓋範圍等均有待提升。

以下爲謝朝武演講全文,略有編輯:

非常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參加2021全球救援服務論壇。在疫情之前我們都知道,中國已經是全球的出境旅行大國,每年有超過1.5億的民衆走出國門,行走在世界各地。這麼一個龐大的人羣,他們在全球行走的時候,的確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救援體系來支撐他們的行爲和活動。但是全球的風險形勢確實非常複雜,如果從遊客出行的事故結果來看,中國遊客出境旅遊風險的區域分佈主要分佈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風險程度應該說具有巨大的差異性。

從宏觀來看,比如說像西亞和非洲,對中國遊客來講,它的危險度相對較高。東南亞風險的類型最多,危險度居中。歐洲、東亞、大洋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區仍然是中國遊客出境旅遊較爲安全的目的地。而風險的種類、危險的程度和地方的地理環境、政治經濟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有着密切的關係。

同時我們也發現,不同地方主導的這些事故和事件的類型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比如東南亞和東亞是自然災害的多發地,中亞、西亞和北非的政治動亂和恐怖主義的安全形勢相對比較嚴峻。而在非洲、南亞,除了新冠疫情之外,常規的病毒疫情和公共衛生風險應該說也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防範。一般的民衆認爲非常安全的歐洲和北美,但是這些地方卻是盜竊和搶劫高發的旅遊地。這些風險都應該引起我們業界和遊客的高度關注。

在新冠肺炎時代,還暫時看不到疫情終點,公共衛生的風險仍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我們還應該要看到,在疫情之前,中國的出境遊規模在持續地增長,在疫情之後,出境旅遊的目的地和相關的市場主體,都在爲出境旅遊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不懈努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中國遊客的安全保障需求的強度應該說越來越大,但是需求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

總體來講,中國出境旅遊產品的類型在不斷豐富,遊客出遊的空間範圍在不斷地擴大,類型複雜,各類安全風險也在不斷地上升。也因爲這樣的背景,所以遊客對意外及醫療保障、安排就醫、費用擔保、境外搜救、醫療轉運等多元化的安全救援服務的保障需求不斷地增加。除了這些常規的救援服務之外,涉及到生活層面的旅行的支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擴大。同時我們欣喜地發現,中國出境遊客購買保險的意願在不斷增強。有一個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遊客統保率在2019年的時候已經高於部分發達國家,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態勢。

面對這樣一個態勢,怎麼樣建設全球旅行救援體系?它是我們這個時代應有的、賦予我們的一個歷史重任。怎麼建?從學術研究角度來講,我曾經很系統地對旅遊救援體系所涉及到的主體和層面做了蒐集和整理。我發現,其實旅行援助的業務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具體包括了旅行的支援、道路救援、緊急搜救、緊急醫療,還有事件的處理。每一個業務模塊後面又有非常豐富的、細節的服務內容,比如在旅行支援這一塊,涉及到旅遊諮詢、安全教育、安全建議、緊急翻譯、文件的遞送、法律的援助、臨時行程的安排、行李丟失的援助等等。這些服務內容有的已經成爲保險產品保障的內容模塊,但是有的還沒有。

旅行援助的保險產品毫無疑問,它是由旅遊者作爲目標對象,由旅遊援助公司作爲實施主體,但除了這兩大主體之外,任何一個救援行動還涉及到風險信息的支持機構、救援技術的支持機構、民間公益救援資源和隊伍,以及事故發生地背景的區域和相關的機構。也就是說全球旅行救援體系的建設不僅僅只是商業救援這一個部分,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目前全球的救援企業也在紛紛佈局中國市場的發展,除了早期進入的SOS之外,像安聯、美亞、安盛、史帶、優普援助等等,都通過各種機構或者商業的形式進入到中國市場,開發出了不同種類的特色產品,雖然說他們服務的範圍大同小異,但是在細節上還是有巨大的差異。同時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江泰建立了全球救援聯盟,它所提供的服務應該說範圍在不斷擴大,大救星已經覆蓋了135個國家、760多個城市,在海外有3000多名雙語的星使,我想這是中國公民、中國出境遊客走出國門最大的支撐力量,這是中國本土企業的一種努力。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看到,中國的商業救援企業在當前的形勢下任重而道遠,爲什麼說任重而道遠?一方面是因爲我們的商業救援企業的國際化水平還有待提升,比較而言,境外救援的企業發展的歷史較長,少則三五十年,多則六七十年,他們的確有非常豐富的國際化的救援網絡,他們在中國市場上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水平、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應該說還是有待提升。

同時,商業救援體系系統化的網絡還有待拓展,也應該看到我們的網絡正在拓展,救援聯盟正在擴大,與當地救援資源的整合能力在逐步地加強。但是這套救援網絡的立體性、全面性、覆蓋的範圍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從救援產品來講,它的細分類型、救援業務的覆蓋範圍、保險責任的覆蓋範圍、救援產品的營銷方式、跟客戶打交道的方式,都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新冠疫情對全球旅行救援體系的建設應該說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爲疫情,導致國家之間的救援合作機制的建設進程有所中斷,它也導致跨區域之間的安全救援、轉運和救助相對來講更加困難,對這個市場的發展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對中國遊客在境外的人身安全的救援和保障的成本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如果展望未來,還是應該致力於構建覆蓋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安全救援保障體系,也就是說我們要根據一個突發事件、一個安全事件的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來做業務的拓展、優化和提升。比如我們事前的安全風險的監測跟預警,涉及到安全風險的信息蒐集、動態跟蹤、識別判斷、預警的明確、信息的發佈、預案的管控和風險的控制等。這樣的行爲傳統是救援企業的後臺行爲。但事實上,對於個別遊客和某些企業來講,它是可以轉化爲檯面的明確的救援業務和輔助產品,而且這個產品做好了,它對於真正地減少安全事故,減少保險的支付應該說會起到更大的支撐作用。因此致力於發展事前預防型的保險救援業務,纔是我們真正應該重點去努力的方向。

除此之外,在事中的一些救援的行動,比如方案的制定、緊急的搜救、醫療的救治等等,也非常地重要。這一部分內容相當大一部分,特別是緊急醫療救治這一塊已經基本納入到保險保障的範疇。

除了事中之外,還有事後善後的恢復,比如事故的勘查、查明致因、費用覈算、回顧總結、編制檔案,以及其他衍生業務的拓展,這一塊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第三,應該發展多元類型的救援資源和力量。救援不是商業企業一個主體的事,它除了商業救援之外還有政府的公共救援和民間公益機構的公益救援。這三類救援之間,他們所承擔的責任跟義務應該說是有巨大差別的,他們的發起主體、面向的對象、服務的類型都各不相同,其中公共救援和公益救援,在緊急搜救中的主體地位,應該說在短期之內還很難替代。

推動全球救援保障的雙邊和多邊的合作,整合全球救援的資源和力量,建立行業的技術標準和規範,同時要鼓勵和激活全球救援領域的市場力量,同時我們也應該推動重點的目的地國家和政府,要加強救援資源的建設。民間的組織,像救援協會、律師協會、基金會、紅十字會、救援聯盟等等,他們的成長也應該有所推動和扶持。

作爲企業來講,它更加任重而道遠。除了救援產品的開發之外,它應該把觸角向前和向後進行拓展。要實施全程的安全風險管理。比如保險公司可否在定製保險服務、降低參保費用、簡化理賠手續、嚴格法律責任、加大宣傳力度上面有所動作。我們的旅行援助公司在拓展援助類型、提升救援技術、引進專業人才、對接國際體系、形成世界級品牌上面繼續努力。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出境旅遊羣體,他呼喚着世界級的中國本土旅遊救援企業的成長和出現,這是一個時代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