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陵村位于昌平县城以北约20多里,属游击区,在这里发展和建设党组织,对于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在1938年6月八路军四纵队挺进冀东路过十三陵地区时,曾留下一支武装小分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个月的游击斗争,使当地百姓从此知道了有一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抗日武装,为后来的建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1940年,昌延县委、县政府先后派王毅、张子丰、常嗣先等一批干部到庆陵村开展工作。三区区委委员苏建国等经常到庆陵村,采取个别谈话、开小会、布置工作等方式,在实际斗争中发现积极分子,考察发展对象。1940年初夏,庆陵村的郝福田、兰凤亭、兰凤兴、李朝奎等4人经苏建国介绍秘密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党支部,郝福田任支部书记。昌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庆陵村党支部从此诞生了。庆陵村党支部成立后,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秘密地开展工作,带领村里的乡亲们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他们烧毁敌汽车,破坏敌交通、通讯,张贴抗日标语,惩治汉奸等。

在一天夜里,他们带领群众,冒着危险,走20多里路,来到敌占区旧县至南口间,锯断电线杆,剪掉电话线,使敌人的通讯线路不能畅通。他们同驻扎在据点的日伪军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破坏敌人的正常生活用水就是其中的一种斗争形式。离庆陵村不远的献陵村有一口水井,敌据点离这儿近,经常饮用这口井的水。为了不让日伪军喝好吃好,庆陵村党支部组织百姓用几千斤木柴把这口井填得满满实实。敌人没有办法,只得抓民夫到几里外的昭陵村一个叫九龙池的地方用驴去驮水。党支部又组织乡亲们到路上设卡截水,闹得敌人生活不得安宁,惶惶不可终日。

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斗争环境非常艰苦和残酷,党的地方干部到农村开展工作,突发情况和危险是经常发生的。庆陵村党支部和村里的乡亲们把营救党的干部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党的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有不少同志免遭危难。一次,两名区干部正在村里开展工作,突然一股日军来到村里,向外突围已来不及了,两个同志的处境十分危险。在这危急的时刻,共产党员兰凤兴急中生智,让两个同志进了自家的白薯窖,隐蔽起来。他沉着冷静,以伪保长的公开身份应付着敌人的搜捕,使两个同志安全脱险。

庆陵村党支部的建立,点燃了十三陵地区建党的火种,为这个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

昌平区档案馆馆藏

昌平区档案馆编研图书《昌平抗战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