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輝、柏可林6月23日報道: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王爲人介紹了上海市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情況。

自“上海2035”總體規劃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以來,上海緊緊圍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12個字,在市民15分鐘步行的範圍內,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努力推動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衆扶。

2016年,上海發佈全國首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2016年至2019年,啓動實施“共享社區、創新園區、魅力風貌、休閒網絡”四大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19年起,上海選取15個試點街道全面推動“社區生活圈行動”,針對空間品質和社區治理兩大短板,聚焦規劃空間統籌和資源政策供給,尤其充分運用“城市體檢”等空間信息化手段爲社區“問診把脈”,重點提升教育、文化、醫療、養老、體育、休閒及就業等設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務功能。

王爲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完成180餘個項目落地,長寧區新華路街道、普陀區曹楊新村等一批社區整體成效顯著,社區空間環境和服務設施品質得到整體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識和社區凝聚力明顯提升,社區空間治理信息化場景應用也爲上海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積極助力。

與此同時,上海近年來以規劃資源引領推動“社區生活圈”的行動實踐也得到普遍認可。2019年,自然資源部將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作爲國家“多規合一”改革創新內容,納入與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框架,制定了國家行業標準《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將結合今年上海空間藝術季的舉辦,把相關理念和行動正式向全國推廣。

爲響應和落實國家要求,上海正積極起草並將於藝術季開幕時同步發佈《“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上海宣言》,進一步強化“社區生活圈”頂層設計,結合“上海2035”“一張藍圖”實施落地,進一步擴大全市“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覆蓋規模,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上海“人民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