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態環境部:將成熟一個批准發佈一個,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啓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有關情況。

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受到國內國際高度關注和期待。

我國的碳市場建設從地方試點起步。2011年10月,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7省(市)啓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有效促進了企業溫室氣體減排,也爲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摸索了制度、鍛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2017年末,經國務院同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印發實施,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趙英民表示,國內外實踐表明,碳市場是以較低成本實現特定減排目標的政策工具,與傳統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夠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又能夠爲碳減排提供相應的經濟激勵機制,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並且帶動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爲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的關係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關於全國碳市場首批納入發電企業的設置以及其他重點行業領域的準備情況提問時,趙英民表示,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爲突破口,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發電行業直接燒煤,所以這個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全國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了40億噸,因此首先把發電行業作爲首批啓動行業,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

二是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因爲要交易,首先要有準確的數據。排放數據的準確、有效獲取是開展碳市場交易的前提。發電行業產品單一,排放數據的計量設施完備,整個行業的自動化管理程度高,數據管理規範,而且容易覈實,配額分配簡便易行。從國際經驗看,發電行業都是各國碳市場優先選擇納入的行業。既然它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費多,所以這個行業首先納入,可以同時起到減污降碳協同的作用。

結合國家排放清單的編制工作,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覈算、報送和核查工作。因此這些高排放行業的數據覈算、報送覈查工作也有比較紮實的基礎。

趙英民表示,爲做好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的基礎準備工作,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委託相關的科研單位、行業協會研究提出符合全國碳市場要求的有關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建議。下一步,將按照成熟一個批准發佈一個的原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覈算與報告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分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後,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引導氣候投融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晨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