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論在哪,都有中國人爲他們打氣!”

“無論在哪,都有中國人爲他們打氣”,環球時報記者親歷“最特殊奧運”

東京奧運會舉行期間的一個週末午後,淺草寺旁一家規模不小的咖啡店幾乎滿座。店外行人如織,似乎很少有人會特意去注意街口飄揚着的“東京2020”奧運旗幟。乍看之下,東京市民並未受到奧運會氣氛的感染。日本人真的像開幕前多項民調結果顯示的那樣,不期待舉辦奧運會嗎?也不一定。而對於運動員和奔赴現場採訪的記者來說,參加這樣一場載入史冊的體育盛事,又意味着什麼呢?

日本記者,瞭解東道主的“一扇窗”

開幕式前一天,《環球時報》記者在與一名日本朋友交談時詢問他對奧運會的感受。他回答:“我還是很期待的……我想,一定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但鑑於有反對的聲音,所以我們不敢大聲說‘很期待’之類的話。”

有日本人默默地支持奧運會舉辦,也有人熱情洋溢地展現期待的心情。7月23日距離開幕式還有兩小時,奧運媒體大巴穿過新宿鬧市區前往國立競技場時,街道兩旁的日本市民停下腳步,與志願者和交通協管人員一起朝着大巴激動地揮手。在國立競技場入口排隊等候進場時,與記者們隔着一道低矮圍欄的一名年輕人舉着“歡迎來東京”的英文標語,還有一位中年大叔展示各種奧運徽章。開幕式進行期間,正對場館的公寓大樓“配合”着點亮各種燈光。不過在公寓樓下,抗議聲也不小。

據東京奧組委統計,此次前來採訪報道的各國記者共約1.6萬人,人數超過運動員。沒有觀衆,現場的日本記者成爲其他國家記者瞭解東道主的一扇窗。一名日本同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體操、羽毛球、乒乓球、柔道和空手道是他們最關注的項目。當日本羽毛球女單頭號選手奧原希望出場時,有日本記者在看臺上激情解說。當羽毛球男單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本名將桃田賢鬥爆冷出局後,所有日本記者都擠到狹窄的混採區,有記者與桃田賢鬥一起哽咽。乒乓球運動員伊藤美誠在日本人氣很高,NHK電視臺爲她製作了個人專題片《再生之旅》。奪得混雙金牌後,伊藤美誠與水谷隼接受了近一小時的媒體採訪。有日本記者激動得在直播時落淚。

受限制的交通出行

空場比賽是東京奧運會“最特殊之處”。當奧運會主火炬手大坂直美回球得分後無人爲她歡呼,當女排比賽現場只有炫彩燈光掃射、只有《小蘋果》《卡路里》等背景音樂在空空蕩蕩的看臺迴響,《環球時報》記者真切地感受到現場觀衆對於競技體育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比賽選手的隊友和教練擔任起拉拉隊的角色。在海之森水上競技場,露天看臺上衆多歐美選手和教練頂着太陽爲參加賽艇項目的運動員吶喊助威,甚至有人擊鼓造聲勢。

“出發前帶着一種‘奔赴疫區’的決心,如今身在其中也淡然了”——《環球時報》記者的這種感受,或許也是其他同行的內心寫照。記者從7月18日入境日本以後,當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在持續增加,每天聽到與奧運相關人員的感染情況通報後,記者們都會交流是否去過“事發”場館。

在東京採訪期間,各國記者被要求下載4個手機應用,其中2個與疫情追蹤有關。在日本期間,記者需要通過手機應用每日提交體溫數據,每隔4天要自採唾液進行核酸檢測。在主新聞中心和各場館門口,都擺放着核酸自測試劑盒,進入場館前,需要進行手部消毒和體溫檢測。

爲了保持社交距離,東京奧組委設置的混合採訪區將選手、教練與媒體分隔開。記者們只能將錄音設備放在採訪對象身前,或者用自拍杆輔助錄音,有的場館會爲冠軍選手或者“明星運動員”專門準備麥克風。

外國記者因疫情防控受到的最大限制就是交通出行。根據規定,奧運會註冊記者在日本停留的前14天只能乘坐指定大巴和出租車出行。由於往返酒店、新聞中心以及各場館的媒體大巴數量有限,加上各場館之間沒有直通大巴,更節約時間的出租車成了奧運記者“跑通勤”的首選。打車靠電話預約,乘車靠“刷碼”——向司機提供記者的奧運證件編號。經過幾次打車,不懂日語的《環球時報》記者已經能夠熟記自己證件編號的日語發音。乘坐出租車並非“免費”,東京奧組委提供了14張面額1萬日元的打車券,當記者快要用完打車券時,已經入境14天,此後便可免費乘坐地鐵等東京公共交通出行。

能否遵守各項防疫措施,主要靠個人自覺。志願者經常忙不過來,不少工作人員也不懂英語,“奧運會班車不準時”“運送系統出現混亂”等問題受到了一些外媒的質疑。

除了新冠病毒,酷熱和颱風天氣也給戶外項目運動員以及需要“趕場”的記者帶來考驗。賽艇和網球比賽項目皆由於天氣原因調整了賽程。8月1日鉛球決賽後,奪金的鞏立姣在混採區接受10分鐘採訪期間不停地擦汗。長時間佩戴口罩加上天氣溼熱,有記者在賽程還未過半時就患上了“口罩臉”。

“無論在哪,都有中國人爲他們打氣”

100多年前,創建國際奧委會的法國人顧拜旦提議將“更高、更快、更強”作爲奧林匹克格言。今年,當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之際,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加入“更團結”一詞,具有了超越體育的現實意義。

在開幕式上,當“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標語在各國運動員的圍繞下顯現時,現場頗爲令人動容。在女子100米欄半決賽中,兩名被欄架絆倒的選手互相攙扶着走向終點;管晨辰在平衡木項目上奪冠後,她的“迷妹”美國選手蘇妮莎·李激動地衝上去擁抱她;澳大利亞跳水選手伍麗羣賽後談及自己剛過世的家人落淚,現場的各國媒體記者送上掌聲給她溫暖……競技體育最高舞臺上這些“更團結”的時刻,令在場的《環球時報》記者深有感觸。

團結起來的還有中國人。在國內,跟奧運會有關的詞條天天佔據微博熱搜絕大部分的位置。無論運動員在賽場上是否取得優異的成績,他們都會得到國內網民的祝福、支持。在東京奧運會現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看到的中國同胞不多,但大家也在儘自己之力爲中國運動員加油。女排比賽場館前,記者遇到幾名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他們特地趕來助威。他們說,無論輸贏,都要讓中國運動員有“家的感覺”,“讓他們知道,無論在哪,都有中國人爲他們打氣”。在媒體交通樞紐中心,當兼職打工的中國留學生看到記者的證件時,他們都會激動地喊出“加油”,還有人會貼心地囑咐記者要注意防護疫情。

“無論在哪,都有中國人爲他們打氣!”

回到賽場,當各國運動員摘下口罩進入比賽狀態時,這屆“最特殊奧運會”也不再特殊,恢復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樸素追求。奧運會延期一年對運動員影響很大。“備戰了5年,確實不容易”“我甚至都想放棄了”……在賽後採訪和新聞發佈會上,《環球時報》記者聽到中國運動員說得最多的,就是他們備戰受疫情和奧運會延期的影響。

不過,正如中國羽毛球選手何冰嬌所說,“奧運會不管是4年、5年還是6年一次,平時的訓練都要按部就班地做好”。對手的表現、對勝利的渴望也激勵着中國運動員。“無論贏他多少次,他都會想辦法在下次比賽中戰勝你。”乒乓球運動員馬龍這樣評價場上的老對手、場下的好朋友奧恰洛夫。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