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縣黃磨西攝

嗩吶吹起來,蘆笙舞跳起來,民族風“刮”起來……在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鹽井鎮團結社區,各族羣衆經常相聚在民族團結大舞臺上,對歌、舞蹈,歡度閒暇時光。在這個全縣搬遷規模最大的安置點,民族特色濃郁的文體活動成了有效促進各族羣衆相交相融的催化劑。

鹽津縣苗學會黃磨西攝

團結社區安居樂業的和諧景象,是鹽津縣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一個縮影。素有“滇川門戶”之稱的鹽津縣,居住着漢、苗、彝等37個民族39.8萬人。近年來,鹽津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以“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爲主題,按照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的理念,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賡續民族團結基因聚焦特色抓創建

豆沙關古鎮黃磨西攝

兩千多年來,鹽津一直是中原入滇的戰略通道,也是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縮影。先秦的僰道、秦朝的五尺道、漢代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門道、南方絲綢古路,在鹽津交叉重疊,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鹽津交匯融合。

豆沙關黃磨西攝

距鹽津縣城20公里的豆沙關,在古時是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豆沙關西側崖壁上的袁滋題記摩崖石刻,雖已歷經1200餘年風霜,卻依然字跡清晰。這處國家級重點文物,記載唐與南詔友好關係的史實,具有“維國家之統、定疆域之界、鑑民族之睦”的重大歷史意義,是民族團結的象徵。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鹽津的歷史使命,也是如今鹽津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的特色和高點。

近年來,該縣堅持賡續民族團結基因,深入開展“十進十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涵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和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目前,鹽津縣創建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已通過省級初驗,已創建省級示範單位8個,市級示範單位37個,市級示範鄉鎮1個,縣級示範單位49個,縣級示範鄉(鎮)1個,縣級示範村(社區)7個,縣級教育基地1個,形成了以點串線、連線成片、以片帶面的示範創建格局,鞏固和發展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民族團結進學校黃磨西攝

推進“四大融合”圍繞重點抓創建

多年來,鹽津縣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與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與各部門主責主業工作、與各村寨(社區)特點亮點工作相融合相推進。

與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相融合。近年來,鹽津縣整理出版了《鹽津百年人物》等書籍,挖掘、弘揚黨史、革命史、抗戰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鹽津各族英模的先進事蹟,爲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提供生動素材。

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融合。興隆鄉大坪村、灘頭鄉生基村是鹽津縣的兩個苗族聚居村,目前,這兩個村已全部通硬化公路。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鹽津縣累計爭取、整合投入各類資金82.75億元,先後建成2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重塑佈局“雞、牛、竹”三大富民產業和“煤炭、綠色硅材、玄武岩”三大富縣產業,基本實現了村村有亮點、戶戶有產業、人人有增收的全覆蓋目標,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鹽津縣地處金沙江流域,承擔着長江上游生態修復的國家戰略,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示範創建以來,鹽津縣在綠色發展,生態擔當中,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成大坪苗族村、生基苗族村、三河瀾灣苗寨等一批民族特色村寨。

與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相融合。鹽津高考上線率連續三年排名昭通市前3位。通過不斷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使各項服務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構築共有精神家園夯實基礎抓創建

歷史悠久的鹽津底蘊厚重,自古便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互通之地。近年來,鹽津縣深入挖掘、弘揚民族歷史文化,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

近期,鹽津縣各族羣衆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慶和文體活動。全縣各機關、企事業、教育衛生單位,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與建黨100週年相結合,開展各類慶祝活動60餘場次。美食節、重陽節、花山節等活動不僅促進了各族羣衆之間的人文交流,還展示了鹽津絢麗多姿的歷史文化。

蘆笙製作技藝黃磨西攝

高竿舞獅、苗族大嗩吶、關河號子、金麗剪紙、端公戲、打鼓草、牛燈……一系列傳統民族歌舞、技藝被列入省市級非遺。《鹽津苗族志》的編纂出版,全面、系統地記載、介紹了鹽津苗族的歷史沿革。

民族團結手機報黃磨西攝

此外,鹽津縣堅持踐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在數千年來民族文化良好的交融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推廣。2018年,鹽津縣已全面實現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全覆蓋要求。

鹽津縣民族宗教事務局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面推動示範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深化創建內涵,提升創建水平,進一步把握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規律特點和時代定位,彰顯各民族共建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進一步發揮鹽津厚重的文化優勢,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亮點,不斷提升共創共建共享發展理念,助力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雲南網記者畢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