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景山万春亭向南北远眺,笔直的一条走廊把北京城一分为二,这就是北京的中轴线。它分别由前门大街、皇城御道、地安门大街相连接,南出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惟妙惟肖的玉带,有巍峨耸立的城门,更有同它连接在一起的野史佚闻。

天桥南北纨绔子弟跑飞车

天桥是前门大街的必经之路,因北通前门直至天子的宫室,故有通天之桥的美名。旧时的天桥南北,地势平坦,路旁绿柳成荫,明清以至民国时逐步发展成为商贾聚集之地,酒楼、店铺以及地摊纷纷簇拥在天桥周围,一些街头艺人也在这里围场卖艺。不少文人墨客留下赞美的词句,孙尔准《泰云堂词集》有:“小寒食宿雨初霁,踏青至天桥,登酒桥小饮,稚柳清波,漪空皱绿,渺渺予怀,如在江南村店矣”之句。

天桥宽阔的地势,优美的环境,加上人烟密集,也成为纨绔子弟们卖弄炫耀的地方。夏天,地摊初收,购货人纷纷散去之时,公子哥们便坐着骏马驾驶的轻车,来到天桥周围,车箱四窗放下纱幔,快到天桥,便令仆夫打马飞奔,他们坐在车中看着惊恐的路人纷纷怆慌躲闪而洋洋自得。在这飞车之下,“独怜贫女无颜色,拾得残蔬首戴归。”也有“猝不及避者,立毙于道”的。这些公子哥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前门关帝庙香火盛

前门,称正阳门,元代称为丽正门,是北京内城的正门,现在仅存有城楼和箭楼,旧时还有瓮城,于1915年拆去,瓮城右有关帝庙一座,为护城之神庙,在北京城享有盛名,旧京谚语有“穷三官,富关帝”之说,三官庙在今文化部附近,富关帝便指座落在前门的关帝庙,富指香火之盛。此关帝庙门额书“镇远”二字。每年五月十三日(阴历)为祀典日,平日进香求签者络绎不绝。

关羽死后,自后汉景耀三年(26年)刘禅封为壮缪侯以来,历朝历代不断追封晋爵,宋徽宗崇宝元年(1102年)封为忠直公;大观二年(1108年)又封为武安王;宜和五年(1113年)又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为壮缪义勇王;淳熙十四年(1187年)又封为英济王。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皇帝加封关羽为三界状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真君。在前门正式建庙,庙内关帝身着龙袍玉带,头顶九旒冠。成为京城内仅次于“左祖右社”的重要祀典之所,“凡国有大灾,祭告之”“万国朝者退必谒,辐辏者至必祈也”,就是皇帝路过也要进香。到清代,康熈皇帝又书“忠义”扁额,庙内又增添了顺治九年(1652年)加封的义神武关圣帝的牌位,乾隆三十五年(1748年)又加封为忠义灵佑关圣大帝。关帝的封号愈来愈尊贵,关帝庙的香火也越来越盛。《帝京景物略》记述了关帝庙内求签情况,“祠签,跪而摇,报而顿首谢者,恒数人,挨挤而竢者,恒数十人,日无虚刻。”《长安客话》也写道:“都城自奠鼎以来,人物辐辏,绾四方之毂,凡有谋者必祷焉,日吉而后从事。”随着关帝庙的拆毁,不知求签的人到哪里去找关帝去了,也许关帝再也不保佑人间的生灵了?

午门前的颁朔礼

午门是皇城的正门,在高大的砖石墩台上建有雕梁画栋的五座楼台,故称五凤楼,城楼高峻挺拔,色彩壮观。

旧时,每年阴历十月朔日,在午门前要举行颁布下一年历书的仪式,历书旧称时宪书,又称为皇历,因“九瀛威奉朔,四海正同文”,故仪式非常隆重,又因朔日举行仪式,所以又称为“颁朔”。

颁朔之礼始于清崇德二年(即皇太极时),于顺治二年(1645年)正式在午门前举行颁朔仪式。时宪书由钦天监制作,二月朔日进呈皇帝看过后刻板印刷,夏初送往全国各地收存。时宪书内,除固定的日、月干支,太阳出入,昼夜长短,二十四节气外,还包括每日宜忌之事,有皇帝颁诏、覃恩、肆赦、封拜、行幸、遣使、出师、庆赐、伐木、畋猎等的时间。

午门前的颁朔礼,首先由钦天监官设黄案于午门外正中,上置给皇帝的时宪书,再在御道左右设两案,上置给王公百官的时宪书,这天,王公百官齐聚于午门之前,王、贝勒、贝子、公序立在御道上,文武百官序立在御道左右。颁朔时,先由内官举中黄案从午门正中门进入太和门,钦天监官后随,到太和门下,行三跪九叩礼,将时宪书转交给内务府掌仪司官,再转送皇帝,皇帝在干清宫阅时宪书。午门外的王公百官们,先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按次序跪领时宪书。这天,全国收存的时宪书,才可以开封,颁行民间。由此可见天时的重要。

彩扎太和门

太和门是入大内的第一道门,为九间三门,前后陛各三出,前列金狮,环以金水,清初皇帝御门听政就在此门。进入太和门便是金碧辉煌的金銮宝殿——太和殿。

光绪十六年(1886年)正月二十六日,是光绪皇帝大婚的日子,婚前为迎接这个盛典,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谁曾想大婚前一个多月——光绪十五年腊月初五,披红挂绿的太和门突然起火,正值北风猎猎,火借风势,整整烧了四个多小时,官兵们凿金水河取水,因冻冰太厚,取水困难,很难控制火势,眼看着大火吞噬了太和门。庆典的日子将至,怎能没有太和门呢?但时间仅有一个多月,不用说土木工程来不及,就是施工用的石木材料也来不及准备。怎么办呢?过去京城三大手艺匠,有巧夺天工之技,即搭棚匠、裱褙匠、扎彩匠。于是大内召集这三大匠齐聚紫禁城,命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用彩绸扎制一座太和门。

这些能工巧匠们,昼夜施工,天斧神工般的真的扎起一座太和门,与原来的太和门一模一样,就连高低,花纹和门上的吻兽、瓦沟也与原来的一样,高大的木制结构在咆哮的西北风中毫不动摇。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坤宁宫人与神同乐

大内中轴线上的建筑基本上是沿袭明制,惟有坤宁宫等少数建筑为清朝皇帝根据本民族的习惯后加在中轴线上的。坤宁宫广九楹,清顺治十二年(1649年)建,为清宫祭神之所。宫内设西北大炕,上设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关羽、穆里罕神、蒙古神、画像神等神位。

坤宁宫每年阴历正月、十月举行一年一度的大祭,皇帝和王公大臣们都参加。祭后,供神用的猪肉则分给王公大臣们吃,这也许算是与神同乐吧?却比神得到的更实惠。

平时坤宁宫每天要举行朝夕两祭,由司祝向神位奉双猪,并设香碟、净水和黄豆稷米糕。朝祭在寅卯时,夕祭在未申时。朝祭时,司祝擎神刀,诵神歌,弹着三弦琵琶以致祝,遂将双猪摆在神位上,夕祭时,司祝腰系银铃,手执鼓,边跳边诵,边进牲,真正受益的是内庭的侍卫们,祭毕,从供桌上撤下的双猪便由他们享受了,食者只需向神报一叩,便可随地而坐,用刀割而食之,尽情品味。倘若神有灵知,不知该有何感受?

朝庭两后市

我国封建时代都城的格局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北京城的后市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即神武门外,这是明清时代宫城的后市,因市在皇城之内,又称为内市或内后市。再就是地安门外到鼓楼这一条长街,从元代就开始繁荣起来,是皇城的后市,又称为外市。

神武门外,从明代开始每月逢四开市,商贾齐济,皇城之内听商贸易。内市货物多为名贵之物,《天府广记》写道:“若奇珍异宝进入尚方者,咸于内市萃之。”精巧之物可谓应有尽有,如大内所用的“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房之珐瑯,”这可称得上明代的国宝,一些达官显贵,名门望族,皇亲国戚成为内市的主顾。

在地安门外,“北至鼓楼,凡二里余,每日中为市,攘往熙来,无物不有”。这一市场兴起于元代,因市场西邻海子(积水潭),当时是南接京杭大运河的码头,南来北往的货物常在这里吞吐,各种交易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了,海子又是京城的风景游览胜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文人墨客,官宦之家俱常在此流连,外市有酒肆、茶馆、糖行、果行、糕点行,以及各种饮食小吃,市场上还有民间艺人在街头设摊,说大鼓的,摔跤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竟比天桥还热闹,时至民国初年仍然如此。有人这样形容这里:“华区锦户,聚四海之珍异;歌楼舞榭,选九州之秾芬。”

古老的中轴线,留给后人玩味的东西太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