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蕾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座談會。(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梁曉蕾

36歲,籍貫臺灣省臺北市,臺盟盟員,現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廈門節目製作室製作人,並擔任第十二屆福建省青聯聯合會委員、廈門市青聯常委、第十七屆廈門市思明區人大代表等社會職務。2021年獲“第十八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標兵”稱號、2017年廈門市委市政府授予“金磚先進個人”稱號;共獲得廣播業務獎項四十餘項,包括國家級獎十餘項、省部級獎十餘項、中央臺級獎十餘項;主筆的題案獲各級統戰系統獎項,計十餘次。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柯笛)在前日舉辦的廈門市新聞界慶祝第22箇中國記者節主題沙龍活動中,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廈門節目製作室的製作人梁曉蕾,道出了自己對嘉庚精神的理解和嘉庚精神對廈門市民的影響。

耗時九個月的作品 摘得國家級大獎

一身紅色裙裝的梁曉蕾看起來美麗又幹練,笑起來有兩個甜甜的酒窩,她的自我介紹很低調,一翻簡歷,“深藏功與名”——從業12年,榮獲數十個國家級、省部級獎項,策劃執行過的宣傳報道、項目活動一時翻不到尾。作爲廈門讀者,最熟悉的應該是她所在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廈門節目製作室製作的“陳嘉庚廣播劇三部曲”,和陳嘉庚微廣播劇系列。

2015年,一部《再會吧,南洋》問世,講述了1939年陳嘉庚應國民政府請求,由南僑總會組織3200多名華僑汽車司機與機修人員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通過滇緬公路搶運了50萬噸物資的故事。從挖掘選題和立項,到資料收集、專家訪談、劇本創作、專家論證,最終經過錄音製作後上線,這部總時長八九十分鐘的廣播劇集花費了梁曉蕾團隊八九個月的時間。“製作過程是不易的,但在播出後,聽衆的反響瞬間撫平了我們的辛勞。”梁曉蕾回憶,當時廣播劇以普通話、閩南話雙語播出,同時在臺灣和新加坡上線,“有聽衆直接來電跟我們說,沒想到大陸也有用閩南話講述歷史故事的節目,感到很親切。”

很快,這部用心用情的《再會吧,南洋》獲得了第16屆中國廣播劇專家獎金獎、第八屆福建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等,2016年上線的第二部《再會吧,延安》也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提名獎,再後來,梁曉蕾擔任製作人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廈門節目製作室又陸續推出微廣播劇《一座城一個人》《陳嘉庚1949》等。

運用眼力和腦力 去深層次感悟嘉庚精神

梁曉蕾在廈門出生長大,畢業於有着“誠毅”校訓、和陳嘉庚關係密不可分的集美大學,從小就對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但直到工作以後,她纔對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名人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梁曉蕾分享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在討論劇本情節設計時,一位編劇提出修改意見,“陳嘉庚先生一生節儉,應該不會‘端起一杯咖啡’,而是‘一杯茶’”。果然,經資料查證,在陳嘉庚兒子的回憶中,父親從不喝咖啡,也勸家人勿喝咖啡。

製作《一座城一個人》的時候,梁曉蕾一直在反覆思考,陳嘉庚爲什麼可以代表廈門?新華社康淼老師有一句話觸動了她,他說嘉庚建築“如今仍是廈門城市規劃建設中‘美的參照’”。梁曉蕾想,確實是這樣,嘉庚精神始終活在嘉庚建築裏,而嘉庚建築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這些教育資源的創建,正是陳嘉庚先生“興學”的最好體現,也影響着一代又一代廈門人,在她看來,嘉庚精神是一座富礦。在廣播劇《再會吧,延安》中,陳嘉庚去過延安和北京後,最終選擇了與共產黨站在一起,這是歷史選擇,更是民心所向。“作爲媒體從業者,我認爲‘四力’中最考驗我們的是眼力和腦力,需要我們洞察事件和人物的本質,辯證地思考,才能做出好的報道。”梁曉蕾笑着說,在辯證思維方面,陳嘉庚先生正是我們的榜樣。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