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尖尖

一位年輕媽媽帶着女兒一句句詩讀過去,給女兒講述社區過去的故事。 資料圖片

夜幕降臨,四平路1028弄亮起星星點點的燈光。光線投射到地上,化成一行行詩,忙碌了一天的白領和學生就這樣踏着詩句,步行回家。

日前,楊浦四平社區的“詩歌單行道”第二季在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鞍山新村舉行亮燈儀式。詩歌由本地居民創作,記者探訪了這些詩的作者,聆聽他們對社區最深的記憶。

日常生活的英雄

“我在鞍山長大,後來搬走

九七年又回到這裏開店

第一家就是書店

很多孩子後來考上大學

回來見到我都要打招呼

嘿,魏老闆”

——“詩歌單行道”第一季,魏國祥

居民創作的詩,不那麼講究工整的押韻和對仗,但細細品味,每一首背後都藏着一段社區記憶。

魏老闆的廣告公司開在1028弄,他從小在四平社區長大,此後曾搬離,1997年創業後又回到這個社區開店。“第一家店是一家書店,很多本地小孩都喜歡來我這裏看書。我記得有個小姑娘,她很愛看課外書,但她媽媽不讓她看那麼多‘雜書’,爲了不讓媽媽發現,每次買書的時候她都把書藏在身後,飛快地給我掃一下才讓媽媽付錢。”

老闆和女孩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幾年後,魏老闆的書店關閉了,改行做了18年社區食堂,逢年過節請社區老人來喫飯,後來又開了這家廣告公司,但始終沒有離開過四平社區。女孩長大後考上覆旦大學,畢業後去了國外工作,有一年回到社區,還認得出當年的書店老闆,回想起在這裏看過的書陪伴了她整個童年。

“詩歌單行道”是一個媒介,它的內容創作者源於社區,激發公衆參與,同時讓閱讀者對社區生活進行反思、表達和交流。其策展人鄭露蕎和熊子超畢業於同濟大學城規學院建築系。對於他們來說,四平社區是讀書、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地方。“我們把1028弄當作一個美術館,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術館,而是一個能讓社區居民都讀得懂、都能參與的美術館。”

今年10月,伴隨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開幕,在十五分鐘生活圈展區四平社區,“詩歌單行道”第一季首次亮相。

此前,鄭露蕎和熊子超走進社區採訪了居民、做生意的小老闆、社區規劃師、街道工作者,記錄下他們對社區的回憶和認知,將受訪者一些閃光的句子編譯成動人的詩句。採訪中,家住鞍山五村的意大利建築師Aldo Cibic與一位曾經在四平生活的記者同時提到了“日常英雄”這個詞——“It’s all stories,full of stories.They are heroes of the normal.”“社區的生活是很平淡的,我們平凡地過每一天,但大家都很偉大。”

每個人都是平凡生活的英雄。這個主題讓社區居民產生共情,那些曾經鮮活的生活彷彿又回來了。

打虎山路以前有一家米店

櫃檯很高,看不見人

小時候拿着布袋去打米

敲敲櫃檯,遞上糧票

米就從鐵皮管子嘩嘩流出來

——“詩歌單行道”第一季,王衍

“那個櫃檯太高了,所以我們都看不到老闆長什麼樣。”一位在周邊上班的白領說。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路過,他自然是見過米店老闆的模樣的。到現在,他還能清晰地說出來這家米店曾經開在哪個角落。“我小時候也幫我媽去敲過米,我也沒有見過米店老闆。”鄭露蕎說,有一些空間印象,不常被記起,很容易被忽視,但卻很深刻,它們構成了人們對空間的認知。

從讀書到工作,鄭露蕎在四平生活了十幾年。“我換過5個住處,幾乎把工人新村都住了個遍,但只有這個項目才讓我真實地介入到社區中。”鄭露蕎說,“建築師一般通過觀看現場空間來得出設計稿,但我總覺得這種方式缺點什麼。建築學專業賦予我們的使命,是通過本文和空間再現,把這些珍貴的記憶重塑起來,讓人們產生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13歲“詩人”

“落葉是封掛號信

被歲月讀得發黃

春天寫給秋天

葉脈裏流淌着金色的時光”

——“詩歌單行道”第二季,王澤夏

11月中旬,“詩歌單行道”迎來第二季,主題爲“落葉與詩歌一起飄落”。1028弄的單行道上,不同姿態與品種的斑斕樹葉被投影在地上,每片落葉下方是一首充滿秋意的小詩,創作者爲13歲左右的學生。

“第二季最大的驚喜是,孩子們的詩寫得太好了。”策展團隊走進社區內的鐵嶺中學,經過近一個月徵集,共收到來自六年級、初一、初二的37位學生的作品,經主辦方、策劃團隊、鐵嶺中學老師投票,遴選出10首詩。

從孩子們的視角看秋天,有的腦洞大開,有的溫暖動人。正在上六年級的王澤夏小朋友有2首詩入選了“單行道”,許多居民讀過之後都覺得“好治癒”。

在秋風的歡呼聲中

落葉撲向大地

暫別高高的枝頭

它要在母親懷裏度過一個悠長假期

——“詩歌單行道”第二季,王澤夏

亮燈儀式上,大家第一次見到這個梳着馬尾辮、安靜的小女孩。“秋天不一定是蕭條的,也可以是輝煌的,快樂的。”小夏談起自己的創作想法時說,“落葉落到地上不是消亡,只是暫時放個假,第二年再以新的姿態登上枝頭。”人們對秋天的印象總是帶着傷感,但小夏的每一首詩結尾,都留有一個明媚的希望。

“你知道嗎

銀杏是植物王國的活化石

化石裏的銀杏葉

和你眼前的銀杏葉是一個模樣”

——“詩歌單行道”第二季,安慎鰲

孩子們的視角往往跳脫出人們日常的理解。今天我們看到的銀杏,和幾千年前的銀杏其實是一樣的,一下建立起時空連接。

“在挑選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每個孩子的背景,最終選出的10首作品,它們的作者不一定是平時學校裏成績拔尖的孩子,但不妨礙他們在這裏展現充滿靈氣的眼界和感受。”這讓建築師們看到了這個項目背後的價值。

關注更多元人羣

1028弄,本是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邊緣地帶。東西走向的弄堂,西面是同濟大學和10號線地鐵站,東面是居民區,學生和白領下班或放學回家都要穿過這條路。但由於弄堂不屬於市政幹道,沒有路名,也沒有路燈,同時又遊離於幾個小區圍牆之外,得不到充分管理。

四平社區東西走向的道路不多,1028弄作爲很多人回家的必經之路,平時人流、車流很多。過去人們走在這條路上的心理感受就是想快速通過,鄰里之間很少在這條通道上相遇。如何讓大家慢下來?閱讀或許是一種方式。

“第一次到現場踏勘時,我們就發現這條弄堂光線很昏暗,居民走在回家的路上,完全被淹沒在黑暗裏。‘詩歌單行道’有一個初衷,就是照亮大家回家的路。”熊子超說。

“建築學教會我們去尊重土地和自然,當上海城市進入存量時代,做城市更新的時候不能強勢介入,而是要尋找軟性動作。”

最初的靈感來自大學路。“大學路上有很多商戶,會把自己的店招用投影燈投射到地面。”受此啓發,鄭露蕎和熊子超在大學路和旁邊的錦嘉路上嘗試了1.0版的“詩歌單行道”。在一年中的元宵、中秋等節日,邀請藝術家和商家共同創作與時令節日契合的詩歌。

“在老工人新村做‘詩歌單行道’,會形成更強烈的反差。”熊子超說,“大學路是商業街區,路上行人很多,但大多匆匆而過,大家就是看個新鮮。老工人新村弄堂離居民生活更近,大家會靜下心來閱讀,反思自己與社區的關係。”

“詩歌單行道”讓大家在這裏停留,遇見,並且產生了對話。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裏,這樣的停留讓人和人之間建立起聯繫,也讓人們和曾經的自己產生關聯。“這條路雖然是城市空間上的邊界,卻在試圖打破邊界,消解社區‘圍牆’。”

當初投影燈裝好以後,設計師原本定時每天下午5時亮燈,凌晨12時關燈。但有一位爺叔提出:“不行,周邊有很多設計公司的年輕人每天要加班到凌晨才下班,這樣他們回家就沒有燈光了,能不能推遲一個小時?”後來單行道的熄燈時間定在凌晨1時。

“詩歌單行道”每月更換一季,到12月初將換上新內容。“最近,有在這裏出入的快遞員小哥,和在附近上班的房產中介都提出,希望‘單行道’也能寫一點他們的故事。社區裏還有很多流動人員,下一期我們會關注更多元的人羣。”

“當我們離開之後,這個燈會永遠留給社區。”鄭露蕎和熊子超希望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比如由社區居民或社團來接管,讓“詩歌單行道”成爲一個長期的社區發聲的舞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