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已達萬億元規模,年輕人意識到“沒必要什麼都買新的”

35歲以下人羣成二手電商交易的主力用戶

本報記者 劉小燕

閱讀提示

受各類促銷形式的刺激和影響以及對新產品的熱衷,年輕人難免產生需求不匹配或者不那麼理性的購物。不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閒置的商品交易出去,實現物品的再利用。“沒必要什麼都買新的”正成爲年輕人新的消費觀。

2月8日,在上海工作的90後女孩劉白髮布在閒魚上的直板夾,以58元的價格與一位廣西買家達成交易。這是她新年成交的第一單,也是她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賣出的第363件商品。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佈的《2021中國閒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從2015年約3000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破萬億元。同時,易觀分析發佈的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從用戶年齡來看,35歲以下人羣是二手電商的主力用戶。

“沒必要什麼都買新的”成爲年輕人新的消費觀。

萬億元“寶藏”市場等待挖掘

2016年,大學畢業後的劉白有了自己的收入,時常會添置一些衣服,但發現偶爾有些衣服過段時間後不太喜歡,卻不知道如何處理。

經同學介紹,劉白得知可以利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實現一鍵轉賣,於是立即開始下載摸索。不到一週時間,她以29元的價格成功賣出了自己的一件閒置毛衣。雖是超低價出售並給對方包郵,但是這次經歷還是讓劉白大爲驚喜:“對方確認收貨後,貨款就直接打進我的賬戶了,當時覺得非常方便。”

不過,當時的劉白也在疑惑,爲什麼有人會想要購買二手商品?直到3個月後,劉白自己也從二手商品的賣家變成了買家。

“一名長期關注的時尚博主在社交平臺發文,想清理一批閒置服飾,粉絲根據她留的鏈接就可以直接拍下。”因此,劉白以遠低於商品市場價的金額買到了一件全新未拆牌的風衣。這讓她更加體會到二手交易市場有許多“寶藏”可以挖掘。

像劉白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沒必要什麼都買新的”。《報告》提出,這一“寶藏”市場在2025年將達到近3萬億元的規模,閒置物品交易範圍將覆蓋幾乎所有消費品品類。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認爲,社會對二手商品交易接受度的提升,在於其性價比更容易爲買家接受,而且互聯網提供了信息溝通和中間擔保的渠道。同時,部分二手商品的收藏和增值屬性,也吸引了不少用戶前來淘金。

除了閒魚、轉轉、愛回收等專業二手交易平臺,聚集了年輕人的社交平臺也提供了二手交易的信息。以豆瓣APP爲例,二手交易類討論小組就超過100個,其中成員數量超過1萬人的有20多個,最活躍的小組成員多達41萬餘名。

“萬物皆可二手”成趨勢

二手交易小組會以商品種類區分,不同的二手交易軟件偏愛的商品種類也有差異。例如,2015年上線的轉轉APP在手機回收領域表現活躍;同年上線的紅布林電商平臺更專注垂直領域,將二手奢侈品交易變得更加標準化;依託淘寶上線的閒魚APP則堅持全品類交易。閒魚微信公衆號發佈的《2021職場人年會報告》顯示,近六成年會獎品被掛上閒魚。

事實上,隨着越來越多消費者參與和更多平臺的入局,二手交易的商品種類已經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頗有“萬物皆可二手”的趨勢。以聚集41萬餘名成員的“二手閒置”豆瓣小組爲例,閒置服飾、手機電器、家居百貨二手商品信息極爲普遍,舞蹈卡、影視平臺會員賬號、電影票、私家車位、花束禮盒等個人用品也在等待轉讓。

在北京工作的黃冰就通過二手交易平臺,以1000多元的價格購入了一臺價值3300多元的跑步機。一年後,需要搬家的黃冰再次將跑步機以800元的價格賣出。她認爲,對在外租房的年輕人而言,大件商品購買二手的更加划算,“商品是在持續折舊的,如果能被持續使用,其實是一種雙贏。”

在一次成交經歷中,劉白真正明白了什麼是讓物品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兩年前,她在平臺上轉賣自己的一頂黑色假髮,沒過多久就有一名買家問詢是否可以當面交易。劉白認爲假髮質量比較一般,提前向對方說明這一情況。“買家回覆說沒關係,因爲家人在醫院做化療急需一頂假髮,我當時就感覺心頭一震。”得知這一情況後,劉白按照約定,將假髮送到了對方所在的腫瘤醫院附近。這是她認爲最有意義的一個訂單。

越繁榮越需要規範

繁榮發展的二手交易市場,離不開年輕人自身的消費行爲。崔麗麗分析認爲,隨着各類促銷形式的刺激和影響以及對新產品的熱衷,年輕人在這個過程中難免產生需求不匹配或者不那麼理性的購物。國務院日前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就提出,要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應收盡收。由此可看出,規範二手商品交易對促進整個經濟環境的健康運行,是具有全局效益的。

爲了提高二手商品成交率,賣家需要在圖片展示、文案編輯、保持活躍度、保證好評率等流程上花心思,還要耐着性子解答潛在買家的留言和問詢,這讓許多“工作黨”叫苦不迭。在豆瓣APP就有近6萬名成員加入“閒魚吐槽大會”小組,分享自己遇到的奇葩經歷,例如不看簡介就問價、莫名其妙關閉交易、無理要求包郵等。

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未來想要持續健康發展,不論是用戶素質還是平臺監管水平,都需要得到提升。崔麗麗認爲,賣家在發佈時最好避免一些可能透露個人隱私的信息,比如涉及自己面容的圖片、年齡、家庭或學校信息等,買賣雙方也要儘量選擇使用平臺推薦的溝通工具,通過平臺使用虛擬呼叫號碼。同時,平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加強監測,完善事後追溯功能,強化相應的管理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