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月14日晚,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中,徐夢桃爲中國再添一金。

輝煌戰績背後,一個名叫“觀君”的人也迅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因爲,“觀君”並非人類,而是小冰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裁判與教練系統。

近一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已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競技體育中。但此次奪金,是人工智能在全球頂級賽事中全程參與訓練,並輔助取得金牌戰績的首個案例,具有里程碑意義。至此,競技體育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降臨。

前不久,央視財經《對話》播出的一期《虛擬數字人來了》節目中,邀請了幾位業內專家來談虛擬人技術,其中一位就是“觀君小冰系統”所屬的小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笛。

在節目中,嘉賓與主持人就“虛擬數字人能幹什麼”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除了已經爲大衆所熟知的虛擬偶像、虛擬主持人、虛擬客服以外,還有不少領域都開始嘗試虛擬人角色,“觀君”就是能幫助國家隊提升訓練效率的人工智能裁判與教練系統。

“觀君”依託小冰全球領先的計算機視覺及完整框架技術,首創了“小樣本、大任務”的冰雪運動分析模型,爲國家隊提供訓練評分、運動軌跡及角度、高遠度分析,指出失分動作,有效減輕了教練與運動員的負荷,科學提升比賽成績。

由於空中技巧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運動員每天訓練量有限,爲提升訓練效率,就需要強化運動員對高分動作的記憶。

運動員每一跳,“觀君”都會做出專業判斷,與國際裁判計分準則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判別扣分動作,並對起跳、空中、落地三個階段的全流程動作進行量化,支持運動軌跡、身體姿態、出臺角度、高遠度等多維度指標分析,給教練員提供指導依據。

徐元春 小冰人工智能創造力實驗室負責人

在過去三年多時間裏,“觀君小冰”系統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比如當運動員出臺時速達到40多公里時、當空中目標高達15米時、當高難度動作在空中僅持續2.7秒時、當受限於場地數據採集距離遠達25米時、當運動員與場地背景融爲一體時……而這些難題,正是多年來制約人工智能技術未能成功應用到空技項目的瓶頸。

早在去年2月舉行的北京冬奧測試賽中,“觀君”擔任空技項目的唯一競賽裁判,成功完成了個人預決賽、超級決賽、團體預決賽共44人次執裁,獲得了國際雪聯、冬奧組委、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國家隊領隊和教練組的一致認可,人工智能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獨立完成大賽執裁任務。

爲便於“觀君小冰”系統更好地完成訓練任務,小冰公司不僅爲他賦予了專業的人工智能競技體育視覺分析能力,還爲他打造了完整的虛擬人類(AI being)特徵,包括外貌、聲音和獨特的性格等。根據此次披露的生成面容,“”是一個陽剛帥氣,值得信賴的新時代男性典型。

此次奪金里程碑事件,標誌着人工智能系統在競技體育領域,已邁入切實成果落地階段,有望在未來不斷普及,擴展至更多體育領域。

監製:柯成韻

本文編輯:張藝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