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2月18日晚間消息,金三銀四求職季,新一輪求職高峯如約而至。互聯網平臺從來不缺創新。據報道,職場社區平臺脈脈推出了公司點評系統,啓用“先看點評再找工作”的求職模式,其CEO言論更是引發討論。

“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招聘行業依然處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直接招和直接談時代,已遠遠落後於人才供需匹配模式”,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的吐槽昨晚登上微博熱搜,超過3萬人次討論。

林凡甚至將戰火引向了“友商”身上,認爲相比於“和老闆談直接影響應聘”,“看點評”應聘的方式更能反映人間真實,避免傳統自誇招聘模式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看點評”應聘模式推出的背後,在線招聘行業面臨着哪些痛點難點?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點評與直聘,孰優孰劣?

2021年6月11日,BOSS直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9美元/ADS。隨後公司市值一路暴漲,收漲95.79%,市值達149億美元,超越2004年便已經上市的前程無憂,以及獵聘、智聯招聘等企業,成爲招聘行業名副其實的行業一哥。

但是,BOSS直聘這種直接與老闆談的模式,就是最理想的招聘行業模式嗎?

知乎上有評論認爲,在以“老闆直接溝通”招聘過程中,由於企業高管和公司創始人與公司利益綁定更深,投入感情也更加深厚,因此招聘時往往傾向於傳遞積極的信息。但對於應聘者而言,由於受限於信息的阻塞,以及認知面的侷限,在這些信息的引導和干擾之下,容易出現錯判誤判。

林凡則認爲,這種“直接跟老闆談”的模式,已經落後於當前人才供需匹配的需求。

“職場信息更多是招聘方篩選過濾的信息,求職者很難掌握多維度的真實信息。這種主觀的信息過濾讓求職者和招聘企業容易發生錯配,從而導致雙方的選擇成本都很高。”林凡說道。

在他看來,點評模式才能真正打破信息隔閡困局,讓職場信息更爲真實、客觀、全面地呈現,減少求職者誤判錯判可能帶來的巨大選擇成本。

不過,點評模式就是最優解嗎?

有網友認爲,該類模式類似於大衆點評或買家秀,給了求職者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選擇。但也有網友提出了擔憂,他們認爲,從落地的角度來看,很多員工往往在受到負面情緒時,纔會去網上進行評論吐槽,“這是否會影響點評系統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傳統招聘平臺爲何“失寵”?

此外,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則是招聘企業的發展。

1997年,獵頭公司智聯在北京創辦智聯招聘網,率先嚐試通過互聯網開展獵頭服務;同年,中華英才網在北京成立;1999年,前程無憂成立。在當時QQ尚且盈利無門的情況下,嫁接人才與企業的在線招聘網站,已經通過給企業投放廣告和引薦人才,賺得盆滿鉢滿。

但20年後的今天,當BAT等後來互聯網企業整體市值已突破數萬億時,幾乎國內全部互聯網招聘平臺市值之和,也僅在千億元左右,資本對於招聘行業的喜好程度,早已被其他互聯網行業新秀們所取代。

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指出,“當前在線招聘企業的市值格局,並非市場規模問題,而是第一批主流玩家錯失增長紅利導致的。”互聯網時代,所有公司都傾向於橫向的規模擴張,以及縱向資源、信息乃至於服務的深度整合。但在招聘領域,由於城鄉割裂情況的存在,以及招聘過程中,人才以及企業雙方需求始終難以掌控,國內人才招聘市場長期割裂難以整合,最終在資本市場上失寵。

而市場環境的侷限性,讓國內很多傳統在線招聘平臺陷入了增長的困境。一直到2014年,隨着“直接跟老闆聊”創意的出現,在線招聘行業再次迎來了資本的關注,但隨之而生的是,“與你直接對話的人並不是老闆”,“容易被忽悠”等問題,也開始出現。

目前,我國有近9億多的勞動力人口,超過4400萬家企業,但整體在線招聘企業市值的總和僅在千億元左右,與日本1.265億人口,卻培養了5400億元市值的Recruit集團(提供招聘廣告公司)存在明顯差異。

“無論是直接與老闆談,還是看了公司點評之後再選擇入職,都只是人們求職時可供選擇的可參考方式之一。目前國內人才求職難,企業招聘成本高等問題依然很明顯,還需要有更多的在線招聘模式出現,幫助企業和個人解決人崗匹配問題。”銳仕方達資深人才顧問張靜評價道。(文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