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摘錄·

我們還是持倉的狀態。只不過,我們最近有從歐洲減倉並加倉美國和日本。

從戰略配置上來看,全球投資者(在中國以外的全球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的配置是非常低的,所以我們有理由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尤其是中國債券。

我覺得很多悲觀的東西其實已經反映到(中國股票)股價中了,而估值和盈利已現轉機。更重要的是,從中長期來看,一些大的趨勢其實並沒有改變。

如果通過調息來改變需求量,從而達到遏制通脹的目的,美國的失業率可能會從目前的不足4%上升到10%

4月19日晚,全球知名投資機構貝萊德舉辦了線上交流會,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陸文傑、貝萊德環球新興市場股票投資團隊基金經理劉雅俊就全球通脹下的市場新格局與中國機遇主題展開了重點探討。

以下爲交流實錄(內容有刪節)

關注通貨膨脹共存、穿越迷霧與淨零轉型三大投資主題

陸文傑:全球最重要的一些投資主題是什麼,年初到現在有什麼變化?

李薇:我們在年初發表了三個投資主題。

第一個投資主題是與通貨膨脹共存,我們預期通脹會持續,而供應有可能會在年末有所緩解,但我們預期通脹率會穩定在一個高於疫情之前的水平。疫情本身對供應產生了影響,但隨着俄烏事件的發生,供應受到的衝擊會更大,從而會導致增長放緩,使得通脹加劇。對於中國而言,通脹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通脹對於全球而言,卻是一個艱鉅的問題。因爲通脹的原因,目前各國央行都在相繼取消貨幣的刺激政策,目前美國、英國、歐洲,通脹基本達到了近40年的高位水平。

第二個是穿越迷霧,很多局勢,比如地緣政治局勢,可能會導致市場甚至決策者重新評估目前的通脹水平。而各國央行在信息傳達上並不一致。當下多國央行都陷入一個困境,一方面在竭力遏制通脹,比如通過調高匯率的手段遏制通脹,這樣對經濟以及就業的影響會更加明顯。而通過調高匯率對於疏通供應鏈很難起到大的作用。

第三個是淨零(淨零碳排放)轉型。我們認爲未來的氣候變化會真實存在,而全球都在加快實現淨零目標。雖然實現這些目標可能需要到2050年甚至更久,但投資者現在就應該提前做投資組合,爲淨零轉型做準備。雖然俄烏事件對近期的市場波動造成了一些影響,但長期而言可以推動對於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視。

美聯儲未來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較低

中國經濟刺激政策存在加大空間

陸文傑:有觀點稱,美聯儲未來可能會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對於市場關注的美聯儲加息,如何看待?

李薇:不僅對於美國,對於全球市場這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認爲,美聯儲的實際加息情況與預期並不是一致的。當前的經濟已經到了一個並不需要特別的政策刺激的階段,但是從對經濟刺激的相對溫和轉到“急剎車”也並不現實,這樣會導致經濟發展與就業的問題更加明顯。目前供應鏈並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通過調息來改變需求量,從而達到遏制通脹的目的,美國的失業率可能會從目前的不足4%上升到10%。

陸文傑:補充一點,從一些案例來看,並不能說全球通脹對於中國經濟沒有產生影響。比如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上漲,這其中包括鋰電池的原材料——鋰的價格上漲。另外,俄烏衝突導致大麥受影響,我們的啤酒也要漲價。另外,芯片漲價會導致我們的一些汽車芯片價格也隨之上漲。目前,中國3月份的CPI是1.5%,遠低於美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從目前中國的通脹環境來講,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還存在進一步加大的空間。

陸文傑:如何看待俄烏地緣風險?

李薇:對於未來的局勢的發展是很難判斷的,我們認爲這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地緣政治導致油價、天然氣的價格持續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比如油價目前在100美元/桶和130美元/桶的價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在105~115歐元/兆瓦時的價位,我們對經濟和通脹的預期也要相應改變。從我們的研究來看,假如油價天然氣價格在這麼高的一個價位,對於歐洲地區今年的經濟負面影響會在2%~3%。對於美國的影響是0.5%,因爲美國的經濟對於俄羅斯的依賴性相對較低。

陸文傑:如你所言,俄烏衝突對於不同地區的影響並不一樣。對於中國而言,我認爲因爲中國經濟的特殊性,比如能源方面也會受到全球的影響,但是中國本身的經濟週期和全球並不一樣,政策週期也不一樣,這也是全球投資中國的一個很大原因。因爲只有尋找到差異性,才能夠充分的分散風險。受益於政策等各方面加持,中國的基建、工程機械以及新能源等產業鏈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減少歐洲股票倉位

增加中國債券配置

陸文傑:我們最新的全球資產配置是怎樣的?

李薇:對於股票市場,我們還是持倉的狀態。只不過,由於地緣政治、經濟的影響,我們最近有從歐洲減倉並加倉美國和日本。其中,日本的央行不會很快的調息,這是一個相對優勢。

對於固收市場,我們今年的一個投資理念是,對政府債券能減就減,並通過與通脹掛鉤的債券來代替政府債券。我們現在減倉政府債券包括美國的政府債券,因爲我們覺得發達市場政府債券的前景還是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主持人:貝萊德在海外比如說歐美地區的一些客戶目前對於中國資產的配置是怎麼看的?

李薇:我的感覺是,離中國越遠(的客戶),對中國(的投資)就越謹慎。如美國客戶對中國(的投資)是非常謹慎的,歐洲客戶對中國的投資的謹慎程度會放鬆一些,亞洲的客戶則會更好一些。

從戰略配置上來看,全球投資者(在中國以外的全球投資者)對於中國資產的配置是非常低的,所以我們有理由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尤其是中國債券。主要是從回報還有投資多元化的一個角度上來講的話,我們更偏好政府的債權。

穩增長仍需房地產託底

主持人:您是怎麼看疫情對於市場後續影響的?

劉雅俊:應該說,從去年的四季度到現在,其實中國市場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的這個事情,但基本上是受到了一些可控的改變。所以,我覺得之前的一些大家特別擔心的點,其實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或者說已經是反映在股價中了。

主持人:穩增長是我們今年重要的主題,您對此有哪些預期?

劉雅俊:因爲疫情主要開始在3月份的後兩個星期,這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的衝擊,統計局近期公佈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會有一定的滯後性),所以,4月份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下滑。但我們可以從一季度的數據中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哪些政策在背書穩增長。

據我們觀察,一季度最大的亮點就是基建的投資和製造業的投資。如果不是疫情,這兩個應該都會是雙位數(10%及其以上)的增長。此外,出口數據相對去年增速有所滑落,但基本上也是顯示出韌性。相對來說,拖累經濟增長的可能是房地產的投資以及消費。

那麼,政府今年要實現5.5%的GDP增速的話,接下來很可能要在財政和貨幣兩端同時發力。目前來看,在財政端,已經有更多的城市出現了房地產政策的放鬆。這意味着,“政策底”已經出現了或者出現一陣子了。只是基本面的“數據底”還沒有出現,如統計局3月份的數據顯示,房地產的銷量和房地產的拿地還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雙位數下滑。不過,據我們統計中國的70~80個城市的房地產情況,已經有10個城市放鬆了首付的比例,5個城市放鬆了現售的資格。應該說,這兩條其實是最爲有利的放鬆和刺激需求的一個工具。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有40~50個城市已經出現了貸款利率的下滑,如南京已經宣佈了房地產商可以進一步更好(寬鬆)的利用預售監管的資金,可以拿出60%作爲週轉的資金。這些都是大家剛開始非常擔心的,會造成房地產“硬着陸”的癥結點。

如果房地產真的能夠託底,並且還能夠進行一定的反彈和復甦的話,我們相信,這對中國整體經濟以及整個非常長的房地產產業鏈都是一個相對利好。

主持人:您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展望大概是怎麼樣的?

劉雅俊:我覺得中國股票市場的表現應該是由估值和盈利共同驅動的。從估值上來說,在過去的半年到一年,正像剛纔談到的那樣有壓低中國市場估值的因素,這使整個市場盈利的可預見性的下降,或者說是減弱了大家對盈利可預見性的信心,從而導致A股和港股的市值創下了近幾年的新低。但同時,我們其實看到了一些估值築底的因素。比如在互聯網領域,最近重新發放了遊戲的版號;在中概股方面,政府也在非常積極的和美國商討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對於估值築底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從盈利上來說,現在盈利最大的波動是疫情造成的,但情況也在好轉,如近期上海公佈了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的白名單。

綜上所述,我覺得很多悲觀的東西其實已經反映到股價中了,而估值和盈利已現轉機。更重要的是,從中長期來看,一些大的趨勢其實並沒有改變。

佈局上游原材料、新能源、乳業

主持人:您在A股和港股投資關注有何不同?比較看好哪幾條主線?

劉雅俊:我覺得A股和港股的連通性是在不停的增加的,但也有不同,如我們也可以看到,A股尤其是創業板和美國納斯達克的相關度要比過去幾年高多了。因爲外資的介入,這兩個市場已經越來越趨同。A股更多的是第二產業(中游企業),包括(我們比較看好的)新能源、半導體或者高端製造等,還有一些消費企業。而港股市場可能40%~50%都是一些傳統的行業,包括房地產、金融等,是比較偏重第三產業的佈局。但不管怎麼樣,我覺得在這兩個市場上的投資方法都是共用的,主要有三條主線:

第一,在通脹主題下,我們今年做了一些上游原材料包括農產品、化工等一些領域的佈局。因爲上游現在的利潤非常可觀,而且上游的一些有全球業務的標的如銅、鋁等,他們在全球的庫存是一個極低的水平,另外,如全球的航運其實現在也還是處於一個供不應求的情況。

第二,在碳中和主題下,新能源領域的機會還可以精挖,畢竟今年確實出現了分化。我們其實是去找在整個行業當中的局部亮點,並且估值還相對趨於合理的公司。

第三,在人口紅利主題下,中國的巨大的人口以及中產階級的不停的增長會帶來消費以及醫療的需求。其中,今年受上游原材料影響不那麼大的、需求相對穩定的領域,比如乳業等,我們覺得這是相對穩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