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5月6日電 (記者 王慶凱)房地產諮詢機構仲量聯行日前發佈的“中國40城辦公樓市場指數”報告顯示,得益於前兩個月的良好開局,一線城市在一季度的整體指標表現優異,但自3月以來,受疫情擾動及不確定因素影響,風險擔憂情緒上升,給市場復甦趨勢蒙上陰影。二線城市在疫情以及經濟放緩壓力的背景下,同樣表現出較大的市場觀望情緒,修復週期有所延長。

辦公樓租金方面,全國20個重點城市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甲級租金環比下降。其中,超過半數的城市處於正負1%的正常波動區間。空置率方面,全國20個重點城市中有9個城市的甲級空置率水平仍高於30%,面臨較大去化壓力;7個城市處於20%-30%的可控區間,以長三角城市爲主;另有4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基本上長期維持在20%以內的健康水平。

指數報告顯示,排名前10的城市都是各個經濟圈的頭部城市,其主導優勢無可撼動。北京在商辦項目供應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仍然以193.8分高居榜首,代表了其強大的市場發展動力。除此之外,成都、杭州、重慶、南京、武漢、長沙的指數得分在56-63之間,分別代表了其所在城市羣樓宇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是產業聚集效應和企業運營實力的綜合體現。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辦公樓市場負責人暨華北區研究部負責人米陽表示:“多地疫情反彈,短期內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給市場復甦預期帶來不確定性。中長期來看,‘穩增長’背景下數字經濟等新基建領域有望成爲政策發力點,支撐商業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在京津冀城市羣中,北京的辦公樓租賃市場強勢復甦,租金實現三年以來首次上漲,空置率創過去10個季度以來最低水平,但在疫情干擾下市場情緒有所回落;天津及石家莊因新增供應有限,供需關係得到改善,但整體需求增長動力不足。

在長三角城市羣中,新一輪疫情暴發前,上海和蘇州仍錄得租金正增長。上海一季度的淨吸納量達到29.5萬平方米,但疫情的暴發或將使短期內新增租賃需求轉弱。蘇州在新興的數字經濟領域持續發力,爲其辦公樓市場的穩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撐。(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