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啓動很多年了,各地都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物力和人力,“非遺”也成爲文化、旅遊和商業項目中一個重量級IP。

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爲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幾個層次,像我們熟悉的京劇、崑曲都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則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1557個,子項有3610個,相聲只是其中一個項目,三千多個子項中則有三個相聲團體席位,分別屬於是中國廣播藝術團、北京曲藝團和天津曲藝團。

中國廣播藝術團每年舉辦的“非遺相聲大會”正是由此而來,他們是國務院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保護單位,舉辦非遺相聲大會是義務也是職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一共有3063位,其中相聲行業的代表分別是常寶霆、姜昆和馬志明。

從數量上看,相聲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只是很小一部分,千分之一左右的樣子,但偏偏就是相聲行業在“非遺”問題上鬧出的動靜最多。

相聲行業屢次出現爭議聲音的原因在於很多人壓根不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僅僅憑藉自己的有限認知就對“非遺”進行各種質疑,不僅攪渾了水,還鬧了很多笑話。

天津相聲名家、寶字輩相聲藝人田立禾在網絡直播時就出現了類似情況,他在直播間發表了一些有爭議性的觀點。

田老說,我錄了好些段沒選上(非遺傳承人),有的人一段沒錄卻成傳承人了。他還強調了一下,所謂有的人指的是兩個人。

田立禾的話引起了一些網友和自媒體的議論,一些人認爲,以張壽臣對相聲行業的貢獻,田立禾作爲張壽臣的徒弟絕對有資格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傳承人。

甚至有的人還自動將田立禾不服氣的那“兩個人”套在了馬志明和姜昆頭上。

很顯然,田老可能還是對“非遺傳承人”不太瞭解,存在誤解。

首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傳承人是由單位或地方上報的,不是說個人想申請就能申請的。

申報姜昆爲國家級非遺相聲傳承人的單位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申報常寶霆、馬志明爲國家級非遺相聲傳承人的是天津市。

田立禾作爲天津相聲名家,其競爭非遺傳承人的對手只能是天津相聲同行,他不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演員,自然不會和姜昆形成競爭關係。

也就是說,田立禾直播中說的兩個人有且只能是常寶霆和馬志明,作爲常家小蘑菇之後相聲說得最好的三蘑菇,作爲馬三立的衣鉢傳人馬志明,他們是不是比田立禾更有資格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傳承人呢?

相信只要是相聲愛好者,心裏都會有一杆秤。

其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參與申報項目傳承人是有明確標準的。

(1)掌握並承續某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在一定區域內或領域內被公認爲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

(3)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後繼人才。

按照這三條標準,常寶霆、姜昆和馬志明基本上都是符合的,其中馬志明先生雖然在帶徒弟方面不是很上心,但他對年輕相聲演員都很照顧和提攜,也經常參加各種相聲行業的宣傳和展演活動。

如果拿這三條標準去衡量田立禾先生,不論從哪方面講都無法撼動常寶霆先生和馬志明先生的非遺傳承人資格。

此外,田老對“非遺”的理解還是存在問題,並不是說你會說不少傳統相聲段子,還錄了好幾段,然後就證明你能成爲非遺傳承人。實際上,相聲行業是持續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非遺相聲傳承人只拘泥於是否會說傳統相聲段子,那對於行業發展來說,弊遠遠大於利。

以姜昆先生爲例,正是因爲馬季、姜昆等人的努力和帶頭作用,讓相聲行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電視時代,並在全國掀起相聲熱潮,從而讓相聲藝術誕生一百年以後終於登上曲藝行業頂端,這種貢獻豈是錄幾段傳統相聲段子能比的。

再者,常寶霆、姜昆、馬志明從相聲傳承人正好也可以代表相聲行業著名的常、侯、馬三家,這三家對相聲的貢獻有目共睹,他們成爲相聲非遺傳承人可謂實至名歸。

除了田立禾先生之外,網絡上還有不少人對“非遺”存在錯誤認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觀點是:相聲入選非遺項目,代表相聲行業的沒落。

這種觀點的表現形式就是:你看某某,說了幾十年相聲,當着曲協領導,把相聲行業都帶成非遺項目了。

這就是對“非遺”概念完全不懂的觀點,2022年了,非遺項目都推廣十幾年了,居然還有這麼多人對“非遺”完全不瞭解,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實際上,對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說,想要入選必須符合六個標準:

(1)具有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傑出價值。

(2)紮根相關社區文化傳統,世代相傳,具有鮮明地方特色。

(3)具有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4)出色運用傳統工藝和技能,體現出高超水平。

(5)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活的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

(6)對維繫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因社會變革或缺乏保護措施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從官方文件看,相聲基本是符合這六個標準的,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就是“相聲是否因社會變革或缺乏保護措施面臨消失的危險”。

從現實情況看,相聲在名義上並沒有消失的危險,說相聲的演員遍佈全國各地曲藝團、文工團、說唱團及民營團體和學校社團,相聲節目長期以來都是央視春晚保留節目,在春晚的地位甚至比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崑曲、粵劇都高。

但是,相聲在實質上卻存在消失的危險。

舉一個例子,很多觀衆都會認爲小瀋陽、宋小寶他們表演的那些說說笑笑的節目就是二人轉,其實不然,真正的二人轉更像地方戲一些,是綜合了“唱、說、扮、舞”四種表演形式的傳統藝術,其中“唱”是第一位的。

小瀋陽和宋小寶爲代表的比較流行的“二人轉”表演形式爲“說學逗浪唱”,“說”成了第一位。

由於趙本山和其徒弟們的名氣比較大,在東北以外的觀衆都會以爲小瀋陽那種類似小品和脫口秀的表演就是二人轉,長此以往,真正的傳統二人轉反而面臨着實質性消失的風險。

因此,東北二人轉第一批就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秀媛、趙本山、王中堂、趙曉波、石桂芹、董孝芳和韓子平七人先後被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申報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轉傳承人。

相聲其實也一度有實質性消亡的危險,不少觀衆被個別團體和個別明星誤導,認爲那些帶有“三俗”、“騷浪賤”內容和形式的表演纔是真正的相聲。在個別當紅相聲團體裏,不論是表演內容還是表演形式,甚至都有向劉老根大舞臺轉變的趨勢。

如果相聲從業者們不對相聲行業進行淨化,不反三俗,不正本清源,相聲就有在未來變成“四不像”的風險,不像相聲,不像小品,不像二人轉也不像脫口秀,即使名字還叫相聲,卻已經實質性消亡。

所以,相聲比二人轉晚一批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寶霆、姜昆和馬志明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傳承人。

說到底,相聲入選“非遺”,既有存在的重要性,又有淨化的必要性,還有發展的緊迫性。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