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李楠

來源/市界(ID:ishijie2018)

2013年年底,快手的命運差點被改寫——面對投資人提出併購快手的建議,脈脈創始人林凡思來想去,在敲定併購協議的最後一刻,給否了。他還是想繼續專注於職業成長領域。

如果當年完成這起併購,那麼,脈脈的命運極有可能也被改寫。現實是,脈脈沒有搭上短視頻的超級快車,卻成了各種職場“祕聞”的發源地,甚至被稱爲“大廠公敵”。

尤其是近半年,互聯網大廠一波接一波的裁員事件,在網絡上已經形成固定的傳播鏈條:先是脈脈上出現爆料,再被媒體報道,或由職場博主擴散,最後在轉發評論中登上熱搜。

一個知名度並不高的社區,卻頻頻成爲一些大廠八卦與輿論的集散地。

然而,習慣於送“大廠”上熱搜的脈脈,近期也因裁員登上了熱搜,但其職言區卻靜悄悄。

爆料、喫瓜、招聘

字節、騰訊阿里,是脈脈上被討論最多的三家公司。要喫大廠的瓜,去脈脈,可能最高效。

然而最近,因爲種種爆料讓大廠頭疼的脈脈,這一次因爲關於自己的“爆料”頭疼了。

6月23日,脈脈因被曝裁員30%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評論道:天天看別人裁員,沒想到它自己也有這麼一天。

其他大廠裁員,脈脈上經常討論得熱火朝天。不過,23日當天,市界在脈脈檢索其自家裁員消息,能看見的討論不多。對此,脈脈方面向市界表示,在脈脈的“社區”版塊,“同事圈”內部,都有關於“脈脈裁員”的相關帖子。

脈脈稱,之所以給外界“看不到這些信息”的印象,可能因爲脈脈的員工數量本身就不多,再具體到不足15%的優化比例,人數比較少。

“不會對裁員相關帖子刪除、屏蔽。和脈脈同體量的公司,公司結構優化也沒有許多帖子,也是這個原因。”

可以明確的是,脈脈的確進行了人員調整。在經歷2021年的擴張後,脈脈開始收縮。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脈脈積攢下超過1.1億註冊用戶,但如何變現盈利,仍然是其面臨的問題。

社區生態的構建非一日之功,脈脈的積澱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做護城河。但社區類產品的通病,就是難盈利。

知乎、B站,都在虧錢。不過兩家都已上市,不缺錢,而脈脈最近一筆融資仍停留在2018年。

其實關心脈脈自身命運的人並不很多,聚集在這個平臺上的,要麼是爲爆料、喫瓜而來,要麼是爲拓展人脈而來。

某頭部互聯網企業的運營人員李洪,前陣子就常刷脈脈。因爲之前網上流傳過公司裁員的消息,焦慮之下,李洪忍不住去脈脈上搜搜相關帖子,擔心哪一天,裁員的大刀會忽然砍到自己身上。

爆料當然不能改變企業已經制定的裁員方案,反而越逛脈脈,越會覺得“人心惶惶”。但對裁員風波中的打工人而言,看看大家的討論,會得到一種命運共浮沉的撫慰

按照常理,公關人員可能更關注脈脈上的內容。不過據市界接觸的多位公關人員反饋,除非自己公司遇上問題,否則並不怎麼關注。

“會看脈脈上的輿情,反饋給公司上級,但對員工爆料也沒辦法。”某互聯網社區公關人員向市界表示。另有某電商平臺前公關人士提到,曾對脈脈“比較煩”,因爲出現過很多謠言。

更在乎脈脈的,另有其人。

華爲軟件工程師于傑,把脈脈做成了一項“副業”。許多企業會設置內推獎勵,華爲自然不例外。于傑最近一個月開始重度使用,幫公司找5G應用方面的人才。

爲此,他還專門開了售價88元的脈脈月度商務會員,用來瀏覽個人主頁的所有來訪者信息,以便“從中間找到合適的候選人,去加好友”。

于傑發現,米哈遊、華爲OD(華爲和外企德科聯合招聘)、各種量化投資公司也在脈脈上找人。

不過要說招聘體驗,于傑眼下的總結是:感覺一般,看熱鬧的多,有效投遞比較少

在從事HR工作的朝朝看來,脈脈的優勢在於可以查看二度三度人脈,也就是“好友的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的好友”,但是不能指望通過脈脈,在三天或者是一週內招到合適的人。

即便加了好友,發起聊天也很難立即得到回應,在這一點上,脈脈招聘效率不高。

就脈脈自身發展來看,招聘業務如今是其收入大頭,貢獻佔比約一半。

不過對多數用戶而言,它的價值仍要回到各種爆料帖子上。就像于傑之前給脈脈的定位——“職場版微博”。

如果娛樂圈的八卦有價值,那麼職場圈的八卦自然也有價值。

話語是一種權利。八卦,也是一種權利。

從“職場版微信”到“職場版微博”

想要顛覆微信,卻只搶了微博一點市場。

脈脈最初的定位,是職場版微信。現在看,則是做成了職場版微博。

互聯網創業者中,林凡並不是多麼知名的人物,但也是一員老將。在創立脈脈前,林凡長期在搜狗工作,做過技術總監。2012年,林凡將算法與社交關係結合,開始創業。試水幾款產品後,2013年10月,脈脈App正式上線

起初發展都還順利,用戶增長迅速。到2014年8月,脈脈拿下了由IDG領投、晨興創投跟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元。

脈脈當時的廣告語尤其吸引人: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脈脈。

很長時間裏,微信好友數量限制在5000人,其實早先沒有這種限制,於是微信成了營銷人士重點進攻的陣地。

當年5月,微信發佈公告,強調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關係鏈構成的小衆、私密圈子,不是營銷平臺,將對從事營銷的個人微信號進行聯繫人數量限制。

營銷人士對朋友圈的侵擾,反映了當時線上社交環境的混亂,也證明了人脈網絡的價值。而脈脈的口號,正契合了大家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的心理。

遺憾的是,願望多麼美好,打擊往往就有多殘酷。

用前領英中國總裁沈博陽的話來總結:中國商業會議的最後一個環節一定是加微信。微信像一個黑洞,扼殺了中國職場社交幾乎所有社交屬性。

被微軟以262億美元高價收購的領英,是職場社交領域最成功的範例,而領英旗下針對中國本土的職場社交App赤兔,曾快速積攢下數百萬用戶,但最終以下線收局。

對脈脈而言,它成爲中國職場社交領域的最大玩家,可是,即便脈脈能幫用戶拓展工作上的人脈網絡,要留住用戶並不容易。

促成脈脈成長的,很大程度是依靠另類社區內容的構建,也就是關於職場的各種故事。于傑回憶,最開始瞭解到脈脈,就是一個職場樹洞屬性的App

這也符合很多老用戶對脈脈的印象。脈脈樹洞中存在感最強的故事,就是各種關於公司內幕的爆料。

2017年5月,脈脈因爲匿名用戶發表的“貪腐爆料”帖子,被ofo起訴。

當時脈脈回應,一方面澄清自己並非完全匿名,而是基於“後臺實名、前臺自願”原則,經過實名驗證的用戶,可在前臺選擇實名或匿名形式展示。

另外,脈脈強調自己擁有數千萬用戶,覆蓋互聯網、地產、金融、文化傳媒等多個行業,“成爲各種職場獨家消息的第一發源地,名副其實的職場社交第一平臺”

顯然,脈脈很樂於做職場圈第一喫瓜陣地。此前陸奇離職百度美團收購摩拜的一些細節內容,都是脈脈上最先曝光。

雖然脈脈的匿名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匿名,但已經足夠刺激用戶的表達慾望。不過自由要有度,話不能亂說。

最終,因爲用戶匿名發佈謠言,侮辱誹謗他人等問題,脈脈被監管單位約談,並被責令全面整改。

於是匿名版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職言。但問題並沒有隨之消失。

事實與謠言難平衡

按照一般邏輯,要想賺誰的錢,就不能打誰的臉。

對脈脈來說,一大困擾是,作爲職場爆料密度最大的一個平臺,脈脈上的用戶爆料具備很強的影響力。用戶對企業的負面爆料,會損傷企業形象。可就商業化路徑來看,脈脈又需要從企業招聘和服務中獲取收益。

假如用戶發表了針對大客戶的負面言論,脈脈刪還是不刪?

在界面新聞採訪中,林凡表示,“確實跟很多公司之間是有摩擦的,因爲這個丟過1000萬的單子。”

此外,一些職言爆料涉及的裁員信息可能是企業保密信息,更重要的是,職言版塊並不能保證戒除謠言。

法務人士顏爽向市界指出,根據《民法典》,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爲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

6月20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脈脈App運營主體——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因“用戶造謠作業幫已售賣”,被判賠承擔連帶責任。

脈脈擔責的原因,就是沒及時刪除用戶的“謠言”。

另外,大量爆料還給脈脈的社區氛圍帶來負擔。李洪最近減少了刷脈脈的頻次,理由是“負能量”太多了。這也是不少用戶的共同感受。

在林凡看來,脈脈職言區給員工提供了一個可以和企業“平等對話的平臺”。他曾說,當所有公司都有平等對話的內網,職言就可以關掉了。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種版塊的設置未必划算。這正是脈脈商業模式的矛盾之處。

目前看,脈脈覺察到調整職言版塊的必要,正考慮將職言降至App的二級菜單。客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幫助脈脈規避風險。

但這也意味着,用戶爆料得到的關注,將會大大降低:謠言自然會減少熱度,一些真實爆料得到的關注也會減少。員工對企業評議的傳播,將受約束。

打工人想要擴散自己的聲音,依舊困難。

(文中李洪、于傑、朝朝、顏爽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