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從事玻璃生產製造廠的董事長,目前企業營收在3000萬左右,員工50名。


在學習「戰略領導力」後,提出了將企業打造爲上市公司的發展目標。但這位董事長的內心,時常會有這樣的不確定性:自己的這份戰略雄心,到底來自一份貪心,還是爲了利益更多的人呢?


尤其是在他下車間親自幹活之後,這份內心的疑惑更加重了。他感到以自己現在的人格,還不足以吸引高層次的人才。


因而企業的研發力量嚴重不足——是繼續朝着打造上市公司的目標前進,還是將目標稍微降低,讓目標更加符合現實情況呢?


這位董事長的疑惑,不少中小企業經營者在確立自己的戰略雄心時也曾有過。是戰略雄心還是戰略貪心,關鍵要看企業戰略是否清晰。


戰略路徑不明確,即便招募到稱心的團隊,運行一段時間後,也會發現企業沒有實質性突破,到那時候,不僅團隊受挫,企業也可能遭受影響。


真要打造一家上市公司,在這樣一個時代,也許不需要二十年時間就能實現。現在科創板有專門政策,推助擁有硬科技的製造業企業快速融資發展,所以上市的目標不是問題。如果沒有清晰的戰略路徑規劃,就會荒廢了精力與時間,這纔是問題。


什麼樣的戰略路徑纔算清晰呢?答案是圍繞客戶價值而展開的戰略路徑。你與客戶關係的深厚程度,左右着你能吸引到怎樣的人才。


人格力量是可以建設的,不用擔心自己當下如何,以十年爲期,董事長和團隊的層次可以不斷提升——只要掌握了前提。


這個前提就是爲客戶創造價值、爲社會做出貢獻。脫離這一前提,即便能夠做大規模,但是做不到長久。

02

聚焦企業與客戶的關係,這位董事長完全有機會實現理想。在企業規模不大、員工人數不多的時候,利用可以與所有員工面對面的優點,利用董事長可以親自去到現場工作的機會,建立服務客戶的基石。


稻盛和夫先生說:“現場有神靈”,如果能堅持十年在一線工作,也許就能在車間打造鐵打的營盤。擁有強大的團隊,不一定只有招募人才這一條路。


與員工一起共創“戰略十年”的美好畫卷。在戰略落地過程中,作爲董事長,要格外注意以下幾點——

關於“哲學共有”:

建設團隊,要有基本的哲學護航,或者說幾條清楚的價值判斷準則。要鼓勵員工,如果某一決策違背服務客戶的戰略目標,那就要舉手反對。知行合一,通過一次次的歷練,企業哲學纔會真正地內化於員工心中。

關於“戰略主線”:

只有讓團隊看清了目標,看清了路徑,纔會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工作。比如在戰略十年的前兩三年,企業的目標就是服務好主要客戶,仔細體會未來的市場需求。


也許這兩三年的業績不像他人一般靚麗,但遠見者穩進,有信心、有耐心,目標終會實現。


關於“機制保障”:

學習機制與客戶鏈接的保障機制必不可少。企業共學是實現哲學共有的有效途徑,而客戶鏈接機制,是保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會隨着規模做大而滋生傲慢,從而逐漸遠離了客戶。


沿着清晰的戰略路徑規劃,十年可成一件大事。以企業上市爲目標,也完全可以挑戰、嘗試。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