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佈,四川省通濟堰、江蘇省興化垛田、浙江省松陽松古灌區和江西省崇義上堡梯田4個工程申報成功。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30項。

“灌溉與文明密不可分,我國有發達且傳承悠久的農業灌溉技術和灌溉體系,其中許多古代的灌溉工程,千百年來一直在發揮着重要的灌溉作用,滋養着一方文明,比如都江堰、鄭國渠等,這是中國農耕文明獨有的特徵。綿延不絕的農耕文明,爲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灌溉遺產。”10月9日,著名農業史專家、中國農展館研究員曹幸穗對新京報記者說。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特殊的遺產

據瞭解,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由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評選,自2014年開始,每年評選一次,迄今已評選九屆,九年來共評選出了140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分佈於18個國家。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究竟是怎樣評選的?和世界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有何區別?

曹幸穗介紹,“我們平常所熟知的世界遺產、非遺等,都是由聯合國的相關組織這樣的政府間組織進行評選的,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則由非政府間組織主持評選,即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更像是一個學術組織,因此其評選的標準、程序,和世界遺產等那些知名的遺產都有所不同。”

資料顯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着眼於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文明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其申請條件主要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領先於時代、有利於糧食安全、具有創新性、具有文化傳統或文明烙印、可持續等。

“灌溉工程遺產,和農業遺產密切相關,灌溉工程的建設,原本就是爲農業服務,給農業生產提供便利,”曹幸穗說,“中國有數千年的農耕史,也有非常豐富的灌溉工程和灌溉技術,這些工程和技術,許多至今仍在使用。因此,我們在這方面的遺產非常豐富。”

記者瞭解到,過去九年中,我國衆多知名的古代灌溉工程,都列入了世界灌溉遺產名錄,如四川樂山東風堰、浙江麗水通濟渠、都江堰、鄭國渠,此外,內蒙古河套灌區、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江蘇裏運河-高郵灌區、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等古代灌溉系統、灌區也名列其中。

千年農耕,一部灌溉的歷史

從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建造,從黃河治理到南方梯田引水,數千年的農耕歷史,也是一部水利灌溉的歷史。

和世界上同樣古老的農耕文明不同,中國農耕歷史連綿不絕,從未中斷,許多灌溉工程至今仍在使用,且傳統的灌溉理念,在今天也延續不絕,“我們當代的灌溉中,還沿用着許多古人的智慧,比如都江堰,它所發揮的作用,不僅僅是實體的工程,還有工程中所運用的灌溉技術、理念,現在仍有意義。”中國農科院灌溉所研究員王曉森說。

灌溉不僅滋養土地,也保護着文明的傳承,曹幸穗說,現存且仍舊在使用的古代灌溉工程、水利設施等,我國最多,這和中華文明從未中斷有緊密的關係,“灌溉設施需要不斷維護、維修才能長期使用,而一旦文明中斷,這些失修的工程,自然也就難以延續。事實上,在中國,許多龐大的水利灌溉工程、系統,都是在漫長的時間裏,一代代人維繫下來的,大家熟悉的都江堰、鄭國渠等無數灌溉工程,都是如此。”

不僅數量最多,我國古代的灌溉工程,類型也最豐富,“灌溉工程的類型大體可以分爲幾個大類型,包括引水、蓄水、水井就地灌溉、自然溪流灌溉等,我國古代的灌溉工程,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類型,如引水灌溉,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都江堰,再如水井灌溉,有浙江諸暨桔槔井灌工程,利用自然溪流灌溉的更多,許多南方梯田都是這一類型,如今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江西崇義上堡梯田。”

灌溉技術,古代也很發達

龐大而衆多的灌溉工程背後,是發達的古代灌溉技術。現代農業中,各種灌溉技術不斷改變着農業生產的方式,但實際上,古人的灌溉技術同樣不可小覷。

“比如標準這個詞,最初就是從引水灌溉的渠道工程中來的,古代沒有水平儀等現代測量技術和工具,那些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引水渠,要怎麼測量和設計,才能保證可以順利引水呢?這就用到了標準,標即是標杆,準是在標杆上的水平刻度。古人造渠,在勘定的渠道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樹立一個標杆,然後渠首的出水口處放置一個盛滿水的銅盆,其上浮着一片平整的木板,作爲水平測定的基線。通過木板表面觀測前方的標杆,標杆員手執一支點燃的松枝上下移動,以確定觀測到的水平點並刻在標杆上,然後將銅盆移到刻了水平點的標杆處,降低‘一步’的高度,繼續觀測前方的標杆,如此不繼前進。假設兩個標杆的間距是500步,則水渠的落差就是500:1。這樣就能保證水渠可以順利引水。所以古代的灌溉工程技術是非常發達的。同時,古代的堤壩技術也同樣很強,許多龐大的蓄水工程,今天依舊在使用。”曹幸穗說。

都江堰無疑是古代灌溉工程技術典型的代表之一,作爲引水灌溉的經典工程,都江堰的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千古流傳,王曉森介紹,“比如魚嘴,全名叫魚嘴分水堤,是一整套的相互配合的設施,可以把岷江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排洪,一部分引水灌溉,還有分沙的作用,避免泥沙淤積,影響引水效果,這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非常科學和先行的技術理念,更不用說兩千多年前了。”

在浙江諸暨趙家鎮,隱藏着上千口古井,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近千年來,人們在這裏建造了星羅棋佈的古井,有八角井、六角井、方井、圓井等多種形式,這些井水互相配合,形成了廣袤的灌區,澆灌着井水覆蓋範圍內的土地,讓這裏的人們可以對抗乾旱,被稱爲井灌的“活化石”。

灌溉奇觀,記錄千年歷史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滋潤和養育着整個流域中的土地和人們,孕育了悠久璀璨的中華文明。尤其是河套地區,“自漢代以後,河套地區一直都是中國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河套地區的春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春小麥產區,之所以如此,就是得益於那裏的灌溉系統,”曹幸穗說。事實上,早在2019年,內蒙古河套地區,就入選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遠在南方的廣東佛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桑園圍,是一處始建於北宋的蓄水工程,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是當地桑基魚塘生產方式的起始點。位於江南的江蘇裏運河-高郵灌區,則從春秋時代,就開始興建,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湖—河—灌區”的複雜系統……

在今年入選的四個古代灌溉工程中,通濟堰的名聲,遠沒有此前已入選的都江堰大,但這座建成近1400年的古代灌溉工程,其灌溉功能及技術同樣不可忽視。它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在建成之後,幾乎每年都會修葺。一千多年中,從最初的灌溉三萬畝地開始,經多次擴建,到如今,已經成爲都江堰灌區的重要部分,常年灌溉着50萬畝耕地。

江西崇義上堡梯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客家人利用山頂的泉水,在海拔落差上千米的梯田中,一路向下灌溉,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客家梯田”。

浙江松陽縣四面環山的平原上,人們自漢代開始,因地治水,建成了龐大的堰、渠、塘、井網絡,形成了完善的灌溉體系,使得這塊山間平原,成爲浙西南最大的產糧區。

在江蘇興化,水網密佈的湖蕩區,當地人用千年的時光,壘土成垛,在寬闊的水域中,建成一個個垛田,配合圩堤、灌排渠道、水閘等複合灌排設施,形成了獨有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體系。

“這些農業奇觀既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千年傳承不絕,是中國農耕文明的一部分,同時,在今天,也依然發揮着重要的灌溉作用和文化功能。”曹幸穗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