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個月,險資再次入場“掃貨”。

11月24日,中國保險業協會披露公告,太平人壽於11月22日增持工商銀行H股(1398.HK)8300萬股,共耗資3.10億港幣。

本次增持後,太平人壽持有的工商銀行H股數量由40.46億股增加至41.29億股,持股比例由4.66%增加至4.76%。

同時,作爲中國太平的控股子公司,此次增持後,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整體合計持有工商銀行H股44.05億股,持股比例由4.98%變爲5.08%,正式舉牌。

公告顯示,太平人壽此次增持是通過受託管理人太平資產管理的賬戶,資金來源爲分紅賬戶保險責任準備金,並且全部通過港股通在二級市場買入。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連續下挫,過去10個月中有7個月收跌,恒生指數一度跌破15000點,11月開始有所回暖,截至11月24日收盤,恒生指數全年累計下跌24.52%。其中,恒生綜合行業指數-金融業今年累計下跌14.50%。

工商銀行H股股價表現一波三折,下半年持續走低,最新股價爲3.8港元/股,今年累計下跌6.77%。

事實上,經歷了2020年一波舉牌熱潮後,近兩年來險資舉牌並不常見。

2020年,地產、銀行板塊還是險資的“心頭好”。例如,太平人壽舉牌大悅城(000031.SZ),泰康人壽、泰康養老舉牌陽光城(000671.SZ),中國人壽先後舉牌農業銀行H股(1288.HK)、工商銀行H股(1398.HK),百年人壽舉牌浙商銀行H股(2016.HK)、顧家家居(603816.SH)。

同時還有鋰礦龍頭吸金無數,中國太保、太保壽險、太保財險、太保安聯健康保險、安信農業保險等宣佈舉牌贛鋒鋰業H股(1772.HK)。

到了2021年,中國人壽宣佈終止認購萬達信息(300168.SZ)、廣百股份(002187.SZ),原因是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當年11月,國壽集團通過定增舉牌中國華融H股(2799.HK)。

今年以來,舉牌對於險資而言變成了被動的結果。1月,因持股13.44%的寶新金融通過實物分派寶新置地(0299.HK)股份方式宣派和支付中期股息,前海人壽被動持有寶新置地7.77%股份;7月,因京新藥業(002020.SZ)回購並註銷0.44億股,總股本縮減導致泰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泰康資產合計持股比例由4.79%被動上升至5.04%。

僅有的暖意出現在7月,天齊鋰業(9696.HK)登陸港交所時,中國太保及兩家控股子公司太保壽險、太保財險成功舉牌。3家公司均是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天齊鋰業港股IPO,委託太保資產進行投資並通過太保資產管理的公司賬戶參與舉牌。

毫無疑問的是,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並舉牌,在險資投資上已經許久未見,是否意味着港股或將回暖?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認爲,“港股的核心要素是港幣的聯繫匯率制。如果美國繼續加息,美元繼續升值,港股就繼續有下行壓力。但是到年底這幾個問題都接近尾聲了。”

某大型保險資管人士表示,歷經半個多月強力反彈,港股獲得顯著估值修復,部分資金出現獲利了結跡象。近期美聯儲多名官員多次發出鷹派論調,或加劇短期港股波動。中長期維度,港股震盪上行趨勢不改,配置上建議均衡偏成長。

相關文章